01-缘起
知道S,是因为微信读书上的《刻意学习》。当时是年初,自己也正陷入意气奋发的计划制定中。读完书的结果就是——简单地在微信读书中又增加了一本“已读”,记住了一组词叫“持续行动”&“刻意学习”。
一颗种子一旦被种下,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迟早是会发芽的,但我的种子发芽发得实在太久了。从读书到扫码,从关注到加入,我走过了近一年,并成功地错过了“心理学阅读”,这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在读完《毛选》后,这种感觉愈发强烈,完全无法弥补,正如逝去的往日,而“往日再不可回头”。
2019年9月2日08:08,看到召集令的第一时间,我成了2020成长会的一员。
02-预行动
有了读预科的资格,跟随着走过了《追溯阅读》的100天,对S的形成、养成和变化尽收眼底。
刚开始,读的是关于英语学习的系列文章,给了我不同的看待语言学习的视角。影响最深的是一句话是:“你若精彩,口语如花盛开。”这句话一下子就帮我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不会说,不会写,不是因为自己认识的字少,而是缺乏把这些字词组合起来的思想,是因为认知上的贫乏。
由此,读书成了我第一个持续行动,在追溯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对于文章的解读和把握能力有了提升。按着S给的模板每天尝试去精读一篇文章,慢慢知道了怎么从一篇文章中去获益——去看懂文章的结构,可以帮助建立自己写作的模板库;分析作者观点提出的方式与支撑其观点的方法,可以增强自己的逻辑推演能力,这些技能在今后的各种阅读中都大有裨益。
这100天,不可否认有放水的日子,有时还觉得S太自恋了,干嘛组织一帮人读自己的文字啊。其实,是自己狭隘。
03-正式启程
完美主义者都会傻傻地喜欢一个明确无暇的边界,缺一点都觉得遗憾,这也是阻碍我没能早点进入成长会的原因。2020,完美的开始,没有任何借口了吧?那我做得又如何呢?
我挑剔,我玩命地挑剔。
我第一次听S的开营仪式时,简直绝望了。对于我这个对声音特别挑剔的人来说,这是多么致命的打击!当时在我听来,S的声音和想象中的声音完全不搭,完全不能忍。不过转念一想,咱不是来学知识的嘛,忍了。忍着忍着,结果呢?现在一听S讲课就满心欢喜,觉得好萌好可爱,总感觉能透过屏幕看到他的各种真实,在套路满天飞的时代,这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品德。
04-专注读书
看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小组,觉得自己实在太水了,所以真心只敢怯生生地立了一个flag——晨读。这三个月来,读书的过程也是百感交集的,但从未生过动摇的念头,只是懊恼自己为什么读书能力这么弱。必须弱啊,自己想想有多少年没正经给大脑保养过了?从最初的急躁,到慢慢地细致地分解任务,到合理地规划时间,总算把第一期的晨读坚守了下来,收获了很多思想武器,这些武器可以解决成长中的多数问题,同时,他们也成了自己开始基础写作练习的一个素材源泉。
05-成长会和我
至此,我的行为活动还是比较独立的,看似依托于成长会,但和伙伴们的互动很少,没有把成长会的力量发掘出来。
四月,我加入了千字写作小组任务,开始每天写一篇千字文加每日复盘记录,尝试把自己的行动做得更加细致些,细致后会发现很多可以马上修正的问题。随着在星球每日发文,也会读伙伴们的各种记录,发现成长会原来是个大宝藏。
她是个能量加油站!——当自己遭遇情绪低潮时,可以收获继续向上的力量……
她是个灵感发射源!——当问题百思不得解时,可以激活思考的新视角……
她是个成长助力器!——当在新领域艰难起步时,可以获得伙伴们热心的帮助……
她是个放风筝的高手!——当我们姿态笨拙地飞翔时,S静静地看着……
我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正能量的发射器,也可以写出让伙伴们受益的想法,也可以做持续稳定地夯在那里的基石。
永不下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