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也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所以考试对孩子对家长对老师都是一场考验,一场小小的考验,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把我们对考试一个正确的看法和态度,教给孩子的话,其实孩子到了初中高中,他会因为考试一次次带给它的挫折而让他产生焦虑,所以说我们自己要对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为什么今天会分享这个话题呢?因为前几天我们孩子读初三,刚刚经过了九校联考,成绩又出来了,我也有很多感想,所以我特别想在这个时候和大家来分享这个话题。
我这几天我就进行了很多反思,我觉得我自己这一块也做的特别不好,因为孩子以前就是读小学阶段,我也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那时候虽然会看一些家教书,但是不成系统,而且很多家教书都是讲怎么提高学习,或者说一些学习方法,也有和孩子的沟通,但是如何来对待考试这一块的内容没有学习到,我昨天还和我的闺蜜讨论这个话题,我说如果从小学阶段自己就有正确的认知,那么肯定能很好的引导孩子如何来正确的对待考试,而不是现在这样很焦虑。
而孩子因为有了我们的正确引导,才能够理性对待考试,通过每一次考试查找到自己的薄弱项,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同时吸取经验,那么他肯定会学习越来越轻松。
首先我们要明白考试的目的,不以考试成绩来评判孩子,考试是学习的一个部分,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前一阶段学习的效果,通过考试来查漏补缺,为的是下一阶段更好的学习,所以说考试不是学习的目的,是学习的一个手段。可是我以前不明白这个道理,好像孩子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似的,而且把考试成绩等同于孩子这个人是否优秀,这是我在孩子最起码是初一之前,我是这样去认知的。所以考试取得好成绩,我就会很高兴,表扬他们,给他们买吃的和玩的,如果考砸了,我就很焦虑,心情也不好,会批评他们,他们也会很害怕。
我不知道你是否曾留意观察,或者会发现平时亲戚朋友聚会时的一个现象,如果有学龄期的小孩在场,你就会听到大人去问你考了第几名啊?如果是回答名次比较前,那么接下来便是一句“真棒!”,如果说考得不太好,那个人甚至就会有一点嫌弃,就会问,"怎么考得那么差呀?下回要加油哦.",这还算好的呢,还有的呢就跟就直接很惋惜的一个"哦",你想想,大人这种态度对一个孩子的影响会是什么呢?所以那些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他们就会不太愿意参加大人的聚会,他们讨厌这样的待遇。
我自己的小女儿相对他哥哥来说,学习成绩要弱一些,那么在这些大人聚会的场合,她就遭受过很多次这样的问话和这样的待遇,所以后来我就尽量不让他们问成绩,孩子的成绩不应该是我们自己管的吗?其实做亲戚不要去问别人家孩子的成绩才受人欢迎,毕竟成绩好的孩子只是少数,多半孩子的成绩是中等,甚至中等以下,孩子不喜欢被别人问成绩,我小女儿说过很多次。不回答吧,显得不礼貌,回复吧,又觉得没考好。
我的有些亲戚自己的孩子考试排名靠前的时候就特别高兴,还会以好成绩作为条件给孩子各种奖励,而当孩子考试出现失误或者没有考好的时候,就给孩子冷暴力,对孩子不理不睬,重的还会责骂惩罚孩子,这种只见分数不见孩子的做法,就会让孩子从小就在心里建立对考试不正确的认知,从而排斥考试。比如:只有考好了,爸爸妈妈才喜欢我,学习成绩好才是好孩子等等,所以一旦考不好,或者觉得自己考不好,孩子就会很害怕,害怕来自父母的冷漠责骂,也害怕来自老师的批评,有的爸爸妈妈还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使孩子觉得学习成绩差,自己就不够好,从而变得不自信。更严重的就会产生考试焦虑,害怕考试,一到考试时就紧张,甚至大脑一片空白,结果是考砸。更让人担忧的是弃考。
所以父母要先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考试是学习的一个环节,每次考试都是一次作业练习,当我们有了这样的练训练的时候,我们就会自己比较放松,也一定要想办法把这种信念传递给我们的孩子灌输给我们的孩子,让孩子把心思放在学习了多少知识,而非对考试成绩的恐惧上,你想想孩子的知识都掌握了,那他考试还能不好吗?
[无戒学堂]第68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