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任务驱动学习超级感兴趣。要想培养孩子们任务驱动学习,先试试自己吧!在自己孩子身上也试了试,貌似效果不错哦!
最近培训经历了大量的头脑风暴,就先梳理梳理吧!
一、避免机械性学习
必须了解学生的三大需求:
基于权利的需求、基于趣味的需求、基于归属感的需求,。
这些需求的满足很大程度上是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供的。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学生有效的倾听,合作,与教师上课的意图是需关注的焦点。
三、关于小组合作
经验 专业
从外在的形式到内在的自主学习
小组的人数、男女比例
小组成员的角色的定义
小组的合作技能的培养
小组合作精神的关注
小组合作文化的建立
四、如何制定目标?
备新课中,对目标的一一分类确实收获不少,但有些目标确实把握不准属于哪一层次,哪一类目?总得一次次翻书寻找灵感,这一点都不高效,索性就把书中我主要需要的,做了一个整合。作为我备课备目标的新工具吧!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法
阅读此书最触动的一段话
当没有集体教学目标是,教师常常求助于评估工具来明确总体目标和教育目标的意义和教学重点。
这句话犹如棒喝,让我如雷灌顶。
年年备课,年年写目标,有什么新奇的,读了这句话才明白我引以为傲的经验(讲课套路、练习精题)居然都不是目标。
目标不是教学活动,目标不是测验、评估。
一维的制定到二维的制定
知识维度
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概念性知识: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
程序性知识: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
反省认知: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五、任务单的制定
(1)任务单是非常有必要的。
还记得刚来时特别排斥课前挑战单,觉得特别费时间,怕耽误完成教学任务,怕没有时间落实等等各种理由。等用了一段时间后,时间问题就不存在了,我们传统的讲了多练,讲的时候把所有的知识按知识逻辑从头到尾讲一遍,练习的时候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用的时间也很长,此时我们把时间划分改变了,我们的讲就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这样就有了对象感,有了目标,把不会的,认知冲突大的重点讲解就好,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上课几乎都提前处理过了,这样练习花费的时间就变少了。
(2)如何制定任务单?
预习单、课堂挑战单、研学单、共学单、预习清单等等这些的设计必须基于发生学的维度。提什么的问题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是我一直思索尝试的,什么样的问题算关键问题?关键问题如何提出?
最近在备圆柱圆锥的课,关于圆柱、圆锥的本质属性提出如下问题:
关键问题:
1、 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侧面就一定能组成圆柱呢?
2、 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3、 如何让学生理解圆柱与圆锥的本质属性?
六、阅读
《神奇的数学》
数学可以探索宇宙,可以预测未来。可以破解密码,可以判断足球飞行的轨迹,可以解释种群数量的走势……
气候变暖是真的吗?太阳系会突然解体吗?在网路上发送信用卡号码安全吗?如何才能在赌场赢钱?数学作为一种神秘的语言正在为我们解密自然界中的各种谜团,还有一些目前为止尚未破解的数学谜团等待着我们的解决。
最重要也最神秘的数字----质数,有我们除了数学定义外的另一面,它真的如此神奇吗?看完了第一章,觉得自己教给孩子们的质数是如此的肤浅,要想让孩子得到一杯水,我的有一桶水,最近就疯狂的给自己储水吧!
《纯理性批判》
读完一部大巨头,迷茫了一个学期。充分体会了一把学困生的感觉,感同身受理解了没有任务驱动的学习多痛苦,学不会的时候坐着也是一种煎熬,班里孩子们一天天真不容易,接下来一定好好备课,好好对待每一位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获得一些知识,痛苦少一些。
不懂什么?真的提不出来,平时让孩子提出问题真是为难孩子了。那就说说懂了些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