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手了不该插手的事情,听了不该听的,从此将永无宁日……萨克斯带着沉郁的音调回荡在主人公的房间,屋内一片狼藉,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满目疮痍。
这是《教父》导演科波拉在1974年的又一部经典悬疑电影的结尾。但电影想表达的不仅仅是一桩因为窃听而引来的谋杀案,科波拉想表达的正是对当时美国“窃听时代”的忧虑,以及对美国司法部门的抗议和批判。
因为窃听在有关部门的合法化,以至于出现了风靡一时的“窃听装置展览会”,窃听已然成为了普通人为达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常规手段,这种手段甚至能引发犯罪、造成危害人命的严重后果。
在《对话》(又称《窃听大阴谋》)中,主人公被一个公司总裁雇佣,授予他监听公司内两个年轻人的谈话,但两人的非同寻常,主人公敏锐地察觉到两人可能会遭到总裁的谋杀。对主人公而言,本来他以为这只是他职业中的一个寻常段落,然而在明白真相之后,主人公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自责之中。然而,主人公不知道的是,这中间却藏着另一个更为惊天的阴谋……(暂时就不剧透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