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981575/776fec54ac7b0ed6.jpg)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自己,但别人的成功总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今天继续分享泰德·丁特史密斯的《未来的学校》
献给阅读障碍人群的颂歌
有阅读障碍的人在学校的日子都不好过。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在人生中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就。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到学校上学就意味着每天在教室里快速消化阅读材料,将其暂存于短期记忆中,然后在有时间限制的考试过程中,尽快将这些材料从脑子中提取出来,变成答案。但有阅读障碍的人一看到文字或数学表达式,就会觉得脑子一片混乱。对他们来说,这些考试无异于人间炼狱。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每在学校度过一天,对其自身价值感的打击就会增加一分。
犹他州的谢莉·伯罗一直在为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提供坚定的支持。她成立了先进个人化学习解决方案学院,以帮助那些采用不同方式学习的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并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这项使命之中。伯罗发现,自己学校的孩子有着特定的学习规律。传统学校对待这些孩子时,要么是消极地坐等他们成绩不及格,要么就是给他们施加更大的压力,让他们以传统方式去学习。伯罗评论道:“传统教学模式始终在为学生传达一个信息,即他们是废掉的人,或者天生就是不合格的人。这种评价会对孩子们产生深刻而持久的负面影响。我亲眼看到年龄很小的孩子在听到这些令人心碎的评价时,会伤心地落泪或愤怒地反抗。我也见到了一些不得不在这样的传统教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成年人,因没有得到帮助而留下终身的遗憾。”
我和伯罗聊天时,谈到了学校利用在规定时间限制之内完成选择题的方法来决定谁是优等生,谁是差等生。而这种类型的测试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根本不存在。通过这样的测试,学校以快速答对题为标准来确定哪些人拥有学习天赋,而从来不关注学生们的深度思考能力。而且没有证据显示,能快速答对题和能深刻地思考这两件事存在相关性。每一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学生被学校认定为是不合格的,而从来没有人去关注这些孩子在回答选择题之外拥有的能力和天赋。患有阅读困难症的学生则更是在这个过程中屡受打击。
伯罗向我讲述了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的创新方法。每一天,这些“神奇的思想家”都会产生许多伟大而独特的想法,还经常在最不合时宜的时间段将想法提出来。于是,伯罗就在每一天都留下一块专用的“智囊团讨论时间”。每当学生提出天马行空的想法时,她便将这些想法放到第二天的智囊团讨论时间讨论。这种方法既保护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不会打扰到正常的课堂进度。伯罗还讲了最近发生的一个例子,一位学生上课时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我们能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听音乐吗?”绝大多数老师听到这样的说法都不会去理会。但是在伯罗的课堂上,这个问题被放到了第二天的智囊团讨论时间。第二天,学生们围绕音乐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谈到了音乐对注意力的影响、音乐和数学的关系等,并以学生为主导整理出了一份指导原则,明确在学校的哪些时间段可以播放音乐。
伯罗说,《为孩子重塑教育》这部纪录片是“献给阅读障碍人群的颂歌”。我告诉她,电影中拍摄的高科技高中存在阅读困难症的学生比例比其他学校要高出许多。她说,这一点都不奇怪。如果学校的教育过程以有趣的项目、宏大的目标和好奇心为主导,那么一切都会发生改变。学生会越来越擅长动手完成作品,构思出富有创意的点子,提出深刻的问题。学生的成就通过他们制作出来的作品进行展现,没人在意他们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材料的阅读,没人在意他们是通过网络视频进行学习,还是从身边的同学那里获得指导。这就像真正的人生一样。伯罗说,有阅读困难症的学生会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她还引述了纪录片中的一句话:“所有人的学习方式都不一样。”
在踏上这趟为期一年的教育长征之前,我并没有很多公开演讲经历,更没有每天都要面对大批观众的机会。在这一年间,每次举办活动,我都会在活动结束之后抓紧一切机会和观众交流。而许多人在电影散场后也迟迟不愿离去,前来与我分享他们的故事。下面就来讲讲几个我听到的比较典型的案例。
一位母亲带着她13岁的女儿前来问我,如何才能进入像哈佛大学或斯坦福大学那样的顶尖学府。母亲讲到,她的孩子非常有天赋,曾经跳级两次。谈话中,小女孩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母亲看到孩子这样,也不禁开始啜泣并问道:“这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真的值得我们为此承担如此难熬的痛苦吗?”
一位30岁出头的年轻人在等了一个小时之后,终于抓住机会前来与我攀谈。他讲到,因为自己没能拿到高中毕业文凭,心中始终怀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他现在是当地一家酒店的总经理,为了做好这份工作,他需要时刻不断地利用创造力去解决问题,与他人协作和沟通。当讲到这部纪录片对他的影响时,他强忍住眼中的泪水说到,纪录片中反映出的那些真实的能力,才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品质,而不应该将文凭看得那么重。
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女士在等待了90分钟之后,终于和我说上了话。她在高中时染上了毒瘾,并因此遭遇了多年的困扰。几年前,她在一家戒毒中心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了自我引导和自主解决问题的动力,学会了与人沟通和协作。她说:“如果我的学校能够将对这些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那么我当年很可能不会步入歧途,这样我就能将丢失的那6年人生重新找回来。”她希望美国的教育模式能对日趋严峻的毒品问题予以关注。
有一同前来的5位老师告诉我说,他们所在学校的校长每天都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检查,确保他们正在讲的课是规定之内的那一页课本内容。如果不是,教师就要受到惩罚,而且惩罚方式总是令人备感屈辱。他们希望能够获得建议,使所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发生变化。
一位女士给我讲到了她的两个女儿,说其中一个女儿智商高达146分,而另外一个女儿的智商只有80分。她对智商高达146分的女儿抱以很高的期望,而将80分的孩子送到了特殊教育机构。这位天才女儿在24岁那年精神崩溃,被送往精神病院进行治疗。而另外一个孩子如今却成了知名演讲人。这位母亲喃喃地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随即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弱势,我们不能用片面的考核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才能。现在社会上高学历的人为低学历的人打工的现象,并不能证明学习无用,只能说明学校教育的整齐划一与孩子们的个性特点的不匹配。
没有考核,很难确定一个人的才能。但过于快节奏和死板的表准化考核,很难精准发现人才。
无论是有阅读障碍还是其他什么方面的障碍,只能代表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情况不同于大部分人,并不能反应这个人的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