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到,中学时代无比憎恶800米测试的自己会在大学时代如此挚爱长距离的夜跑,更没想到,大学时期承载我成长最多的地方之一竟然是脚下400米的塑胶跑道。夜跑并没有带给我生活的巨变,但它却像夜空中明亮的那颗星,慢慢指引着我走向积极的生活。
——题记
� 真正开始夜跑大概是大二的时候,那个时候在一本书中看到作者笔下夜跑时哭泣的经历,她说喜欢夜跑的原因之一是她可以在夜跑时不顾形象的大哭,尽管眼泪鼻涕堆了一脸,但没人可以看得到,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发泄情绪的方法。作者经常用这个方法来应对职场上的坏情绪和负能量,第二天起床后继续正能量满满的去上班,去努力。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好方法,发泄了情绪、保住了颜面还锻炼了身体,简直是一举三得。然而,当我真的有坏情绪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排遣的时候,才知道一边快跑一边哭泣有多难。
我已经忘记了为什么而选择尝试这种方式,只记得刚踏上跑道,还没跑起来的时候就噼里啪啦的掉眼泪,夸张到好像能听到他们砸在地上的声音。越哭越觉得胸腔里越压抑,出于发泄的本能,开始不自觉的加速。然而,随着速度的提升和自身跑步能力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我开始上气不接下气,开始觉得这个时候的哭泣本身也是一种挑战,毕竟连喘气都顾不上。大概是为了向自己证明当时委屈至极,我不想停下来。于是,为了调整呼吸,渐渐地不想哭了。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向前跑,我慢慢不再哭泣,呼吸也恢复了正常。虽然偶尔弯道的时候会在呼吸均匀的空隙有继续鼻子一酸的冲动,但胸腔中憋屈的心情总会让我不自觉的加速,眼泪也就到底没有流下来,噙在眼里的浅浅一层泪水多数情况下就这样在奔跑的过程中慢慢被吸收。现在想来,或许它们流到了心里,稀释了委屈和痛苦,让我在不断向前奔跑的过程中渐渐回归平静。那个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少年时期,爸爸从报纸上给我剪下来的一篇文章:强者是那些含着眼泪奔跑的人。我并不敢自诩强者,只是在那样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把含着眼泪奔跑的感觉。确实给劲儿,也确实记忆深刻。
后来,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开始参加各种比赛,我慢慢喜欢上了这种在夜跑中排遣情绪的方式,也慢慢喜欢上了长距离的夜跑。大四那年,失眠的痛苦、对自我定位迷失的恐惧与失落、毕业设计的压力和参加比赛的压力紧紧的交织在一起。这一阶段,我能感受到的自己细微的成长就是:随着压力的增大,我跑步的距离也开始慢慢变长,身体的耐力也慢慢增强,好像那些不被人理解的委屈和心情真的可以随着体力的消耗一同离我而去。
有一天,我一边跑一边看着身边一个又一个不熟悉却同样在奋力奔跑的年轻面孔,内心突然升腾起一种感动。尽管我们并不相识,但都奋力奔跑在夜色之中,尽管速度、目的各自迥然,但都奋力的奔跑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我们都为了与更好的自己相遇,在别人看不见的暗处挥汗如雨,哪怕眼含泪水。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为了只有自己能够认同的,为了无法向他人说明的,为了只有经过长时间才能显现的,我们埋头奔跑。
夜跑的经历一如我们的人生的一种隐喻。
小时候,芝麻大的委屈也能哇的一声哭喊出来,好像天塌了一样。随着长大,我们要不断扮演不同的社会属性,承担更多来自家庭、事业的责任。生活和事业上各种各样的事情接踵而至,于是我们马不停蹄、焦头烂额,直到濒临崩溃。甚至有时候想要停下来大哭一场都成为了奢望。
然而,那些生活中的强者们在同样眼含泪水的时候,依然选择了加速奔跑,即使在那些人生黑暗的日子里,依旧不停歇。那些奔跑过程中含着的、没有掉下来的眼泪就这样一点一点流进他们的心里,滴水尚能穿石,更何况夹杂着疼痛的泪水,日积月累,终于浇灌出异于常人的心志和坚强,于是一切变得顺理成章,他们终究比我们走的更快、更远。
人的一生,辉煌的时刻终究不多,也很短暂,更多的是像这样含着眼泪在黑夜里奔跑的过程,隐忍又平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稀释、消化来自成长的苦楚,也不断转化、衍生出对抗现实的能力,与所处的社会环境一起,以时间为轴,刻画出生命的张力。
种种情愫、感触和成长,都来自于将近200公里的夜跑过程中。我希望将来也能以更健康的身体把这一习惯坚持下去,在夜跑中不断了解自己,释放自己,引导自己,并最终成为那个想要的自己。
(图片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