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妹妹一起遛娃,带着孩子们去了华夏城,孩子们很兴奋,去海洋馆看了各种海洋生物,看5D电影,在海洋馆玩的差不多了我们又把她们诱去爬山,消耗一下体能,锻炼一下意志。
爬山过程中,妹妹和女儿闹着玩,两人争当小队长,大家投票,妹妹因为有她女儿岚宝的支持,一票胜出,女儿看自己输了,不高兴了,怎么哄都不成,躲着我们,自己一个人向前跑,十几分钟后才渐渐回归队伍。
回想她和我的相处过程,也经常有各种“较量”,要和我比赛,赢了才高兴。女儿进入了一个竞争意识的发展期。
But, 女儿学校的武术老师和我沟通孩子开学后的学习状态,说到我家孩子干什么都不紧不慢不着急,也不和别人比,自己学到哪儿算哪,心态好得很。平时课间玩耍也较为安静。
(⊙o⊙)… 这好像完全是两个人啊哈?!我看见的她,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候,也争谁说了算,各种打闹追逐,疯跑,少有安静的样子。
why?
正不得其解。有一晚和妹妹一家一起接孩子,接到以后女儿和妹夫打闹,追啊跑啊,女儿玩的很嗨。那一幕下,我意识到女儿已经很久没有和她爸爸深度链接了。一方面是由于老公的性格,不爱运动,也不怎么会逗孩子,最近几年加班很多,回到家后就累的只想躺着刷手机,周末的户外活动他也很少参加。他和孩子玩的时候方式都比较温和——一起看看电视,或者下棋,聊几句天,稀罕孩子的方式就是“来,抱抱”。在家庭里,他是半缺位的状态。
读的一些心理学的书让我想到,父亲在孩子心里代表外部世界。一个人和父亲的关系也影响到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女儿有我在的状态很自如,本性毕露。但一到外部世界,我看到过她羞涩的表情,不确定的神情,默不作声的听训。。。和在家里的状态差别很大。有差距是正常的,但反差太大就让我觉得需要去探究。
我没法改变老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方式。但可以让她多一些和其他男性相处的机会,比如武术老师、妹夫,让她体会到不同男性的不同性情品格,去扩展她的感知。
再就是把她向外推。她在我的羽翼下过的很舒服,但缺少了独立性和责任心。昨天听樊登讲《硅谷超级家长课》,在信任那一part作者说要让孩子独立睡觉,要相信孩子可以独自睡觉,在吃饭、睡觉、购物等小事中培养信任感。当晚,我就和孩子商量,如果她能自己入睡,就给她一点小奖励。她半推半就地答应了,我们开着中间连梁的灯,开着两个房间的门,她自己开着小夜灯,真的自己入睡了。
今天早上一早我就去祝贺她——你可以自己入睡了,你长大了!并给了一点小蛋糕作为奖励。
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指向分离的,但真正分离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阻力,有时候是孩子不适应,哭哭闹闹,有时候是父母担心,放不下。但早晚都要有这一步的。越早开始,孩子就能越早地发展出独立、自信的底气,从而迈向下一阶段的人生历程。
生活中我看到有的妈妈不断地对孩子说“不行,你不会”,“别试了”,“不穿外套会感冒的”,可明明孩子跑起来身上热乎乎的,妈妈用“不穿就立马回家”逼孩子就范,这些时刻父母在向孩子投射一种“你很弱”的感觉,孩子如果妥协了,就是认同了这种投射,这在心理学中叫做“投射性认同”。在生活中,投射无处不在。我自己也深处其中,当我觉得孩子难以承受外界的质疑和评判,想为她遮挡时,这是我在将自己的感受投射给她;当我为她写作业慢而生气时,是我将自己的感知投射给她,告诉她“你不应该是这样子的,你应该如我想象的一样”,这时候我是看不见真实的她的。
我花了很长时间,痛了很多次,一次次告诉自己将责任还给她,让她自己来承担原本就属于她的责任,有时候我能放下,也有时候就不淡定。今后我得催眠自己——“她有能力为自己的事负责,我要做的是放手”。
有个词叫“直升机父母”,是说那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孩子的父母,好像有只眼睛一直在孩子的头顶,想想那场景,多可怕。现在,我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我想做的事,我的计划,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步步向前走,对孩子一步步放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