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三条线索:1.我们的感受:无能为力、无助2.家长:想放弃3.孩子:毫无改进、消极应对、自暴自弃、没有自信
方法:1.按照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将孩子的任务简化,划分成细小的任务2.停止批评孩子,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多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建立自信。
思考:
当一个孩子有了积极的行为,他渴望被帮助,寻求价值感,但是失败了,又遭到了父母的批评指责,从满怀信心和期待到了失望、被打击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就产生了。孩子就会形成这样的心理:我是个没有能力的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行,我是个坏孩子。做什么事都会退缩。胆小怕事,没有活力。
那么作为父母,如果换位思考能听到孩子的心声,孩子只是需要价值感。我们富与足够的耐心,能够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简化任务,帮助孩子达成目标,让孩子建立自信。
案例:
前几天女儿是否要报古诗1级,我给她说有40首古诗,但是一半都是她背过的,她一下子就哭了,死活都不学,说太难了。
我问女儿不想报古诗,是因为太多了还是太难了?
她说太难了,上个学期因为生病请假了三个星期,落下了很多的古诗不会背,回去后就跟不上别的小朋友都会背,但是她不会,让她产生了畏难情绪,觉得自己背不会,从而对古诗失去了兴趣。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想先把老师这三周布置的古诗,让他学会,每天早上先反复的听,慢慢地有听转读,然后再开始背。以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要及时完成,虽然是背诵的作业,也要认真对待。就算没有去上课,也要监督她背诵。让她不要了,因为不会失去了学习信心。
我给女儿建了一个小打卡,每天接龙打卡古诗,她觉得这种游戏挺好玩的,就和我一起进行古诗打卡的游戏。
没过几天,她觉得故事也没有那么难,慢慢的也自信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