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

作者: iGuo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21:11 被阅读0次

    最近两天摄入的信息量足够写七八篇文章。通过这个观察,也发现自己每天的学习量确实很大。时间不太够,写写最重要的体验吧。

    今早去做检查,等结果的时候去旁边的老姑家待着。本不在计划中,只带了一个手机,所以突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下着毛毛雨,空气是冰凉的,也没办法活动。心情一下子变得很糟糕。和朋友聊天,朋友让我出去玩玩。我说下雨了没办法出去玩。她提醒我说,可以赏雨啊。我一句话就被点醒,对啊,既然来了就好好欣赏。

    然后上午的时光变成了一边听歌一边赏雨一边想事情。看着窗外的毛毛雨和雪后湿润的地面,仔细地梳理刚才发生的事情,才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如果有类似事件出现,他会通过一系列意识或者潜意识行为来调节行动和情绪;而对于我来说,就只剩下了手足无措,这就是所谓的“情感障碍”,对于情绪的感知和调节等方面出现问题。

    我又进一步思考了一下,在我没有患病或者病情还不明显的时候,我是怎么做的呢?好像是通过非常严密的计划来避免突发情况的出现。如果是正常情况,我会随身背着书包,书包里背着电脑,这样无论到哪里都随时可以工作学习,这个习惯伴随了我整个本科。我自己的情绪怎么样呢?不知道,觉察不到自己的情绪。

    所以一条可能的发病机制是,本来自己就没有情绪感知能力,一系列的突发或者持续压力事件导致原本事实上起到情绪调节作用的替代机制失效,于是陷入崩溃。如果这样的发病机制成立,那么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从小到大缺乏幸福感。这同时也意味着对于我来说,重建正常的“情绪”这种功能会异常复杂,相当于从一个婴儿期起步一步一步成长为成年人。

    那么也就是说,我首先要学会爬。我需要多借别人的眼睛发现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且像别人学习正常的状态是怎么样、如何调节到正常状态。这应该会是一个大量重复训练的过程。

    那有没有可以加快效率的捷径呢?目前暂时好像是想不到的,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能提供的帮助也主要是修复创伤和提供一些专业指导,训练效率不是一个容易提高的点。除了多和合适的人多聊天多观察多学习,好像一时半会没有特别有效的方式。这个问题也许可以再好好思考一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jz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