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10点半到家,躺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刚才挣扎着爬起来,就是为了日更,这一天需要记录一下。
今天早上电话问了老爸的病情,据说烧不但没退反而更高了。这有点处于我的预料。
我有种预感,今天可能要打120去急诊。
上午和干干部保健护士的老同事探讨了一下老干部转运的政策,也包括没做核酸怎么办等等。
一上午忙忙碌碌处理公务,快到中午的时候抽空做准备完成了核酸和午饭,等一点多的时候事请处理差不多,我开始往家赶。
出门的时候打电话给老妈,让老妈测血压,得到的结果很不明朗,到了85/55,心跳124,我心中一惊,赶紧打电话约120,我自己打车往家赶。
要感谢120医护人员的善解人意,全程专业护理转运到市立医院,在发热门诊短暂研判后因为病情危急直接转到了急诊病房。
进了急诊病房,家属挡在门外,然后开始了长达6个小时的等待和徘徊。
还是要感谢市立医院的医护人员,专业、清晰地指导我们缴费、做检查等等。过程很顺利,老爸被确诊为吸入性肺炎,而且很严重,需要入住急诊ICU。
又是一阵缴费等候,最终老父亲被送入病房。
这期间遇到很多有缘人,都是在病房外等候的家属。有的病人和老爸一个病,脑梗十几年伴发烧若干天,已办好手续先行收入ICU,老人儿子和我们聊了一会,得知他为了照顾老父亲,提前辞职在家很多年了。
一说提前辞职,我们俩热烈探讨起来,老妈不愿意了,说什么不同意提前退休……
还有一位病人家属等候急诊中的老母亲,站在了老妈一边,说自己的儿子的观点和我一样……
都是同病相怜,却在急诊室门口的长排椅上探讨起了儿女退休的事儿,想想也很幽默。
老爸推进ICU后,医生护士齐上阵一波一波让我们签字,准确的说是让我签字。
老妈年纪大了,医生护士说话快听不懂,所以只能让能听懂的人配合。
银子是大把大把花,管子一根一根插。
从急诊留观转入ICU是一个垂直降落时地跌落。那么更厉害的来了,医生稳准狠地让我选择不得已时刻是否同意胸外按压和气管切开……
我当时愣了一下。心里的潜台词是有这么快么?用得上么?
但在医院就是这样,可以满怀期待做最坏打算。
医生的解释是,如果到了万不得已,如果家属签了不做气管切开,那么就这样了,如果家属签了气管切开,在发生突发情况的时候,会打电话确认是否切开……
我则问他,当医生电话确认是否切开的时候,家属不同意切开,是否就不会切?他说是的,但是需要补签字。
我说,那我选择切开。我要给自己留一个选择的权力。因为这件事的关键不是现在认为切开好还是不切开好,而是要根据需要切开时老人的身体状态。简单说如果利大于弊,那就需要切开,如果弊大于利,那就不要遭罪了。
而这一切不是现在能做的决定。
医生走后,老妈满脸问号,后来回家的路上我解释了很多,但貌似她还是听不太懂。但有一点她听懂了,老爸很危险,病情很危重。这个结论她听懂后,在晚上我们吃饭的时候就落泪了。她觉得自己没有及时发现老爸发烧,所以耽误了送医院。
我告诉她,人生没有后悔药,已经发生的就翻篇了,不要去追究孰对孰错,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能做什么,怎么做好。
但是我后来有点惭愧,在妈妈落泪的时候没有抱抱她,还提醒她公共场合控制情绪——当时在餐厅吃饭。其实应该让她把情绪抒发出来的,后面再找机会吧。
从明天开始,我们要一日三餐给老爸送流质饭菜了。每天下午3点到4点去医院了解病情。第一个重要时期就是第一周抗生素后的肺部拍片效果,如果能有好转,第二周就有希望出院了。
但话说回来,回到医生问我是否插鼻管、是否插尿管、是否胸外按压、是否气管切开的时候,我内心是很抗拒的。我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哪怕我知道这是抢救必要的步骤。
晚上我再次和涵老大说,如果到了那一天,我希望不做气管切开手术,切记!
一整天不断坠落的过程,从120急诊,到急诊抢救,到急诊ICU,到各种通路建立,被提醒最后的抢救措施是选择还是放弃。
人生是无数选择的集合,我并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但我可以冷静面对当下最优解。
至今我都没有一丝慌乱,当下的一切都是清晰真实的,我活在当下,便和当下的自己待在了一起。
感谢朋友们的帮助,感谢家人的支持,感谢医护人员的加持,感谢我还有机会继续给老爸缴费、送饭,感谢一切我现在拥有的,更感谢自己的平静理智。
要感谢的太多,以至于没有时间抱怨和悲伤。我相信信念的力量,我觉得老爸也是如此,一起加油闯关,我期待给他庆祝73岁寿辰,一起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