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蒙求译注150】周公握发 蔡邕倒屣

【蒙求译注150】周公握发 蔡邕倒屣

作者: 河滨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4-02 18:41 被阅读0次

【原文】周公握发  蔡邕倒屣

【典源】

《史记·鲁周公世家》: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叛],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吾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人物简介】

姬旦  西周初政治家。文王第四子,一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曾佐武王伐商,多所建功。武王死,以成王年幼,由他摄理政事。管叔、蔡叔等起而反对,散布流言蜚语,纣子武庚乘机勾结管、蔡和东夷部族联合叛周。他亲率大军再次东征,讨平叛乱。又派召公奭营建东都邑(今河南洛阳),驻兵八师,对殷顽民加强监督,称成周。随即全面实行封邦建国方针,先后建置七十一国,包括同姓五十五人(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异姓十六人,做为捍卫王室的屏藩。在封区范围内普遍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巩固和加强了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政归成王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建立各项典章制度,使奴隶制获得到进一步巩固。一生注重礼贤下士,善待来者;并主张"明德慎罚",即使对待殷人,也实行所谓"义刑义杀。"

蔡邕( yong )(133-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少时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喜爱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初为司徒桥玄属官,出补河平长,旋召任郎中,校书于东观,迁为议郎。熹平四年(175年),以经籍去圣人久远,文字多谬,遂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等人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他写经于碑,使工匠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后因上书论朝政阙失,遭诬陷,流放朔方。遇赦后,又因受宦官仇视,亡命江湖十余年。灵帝死,董卓专权,被迫任侍御史,拜左中郎将,从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董卓被诛后,他亦被捕,死于狱中。其散文长于碑记,诗赋以《述行歌》较著名。原有《蔡中郎集》,已佚,后人有辑本。

相关文章

  • 20220321读书笔记

    周公解梦的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之弟,叫姬旦,周公一生为国为民,呕心沥血有“一沐三握发 一饭三吐...

  • 诗词用典例谈:002.倒屣

    今读清代刘元徵《太平刘松舟别驾席上口占》末句为“好客中郎还倒屐,倦游司马自飘蓬”,这里有“倒屐”(通常写成...

  • 蒙卦第四

    “匪我求蒙童,蒙童求我”。《易经》蒙卦,不是我求蒙童,而是蒙童求我。蒙童可以理解为学子。以前读来不懂,今天...

  • 夏装校服换尺报备人员

    校服厂家给我来电话了,建议孙宁远选150,我跟您说一下,要不到时候发校服的时候该蒙圈了。 肖语善夏装换150码 艺...

  • 七律•公元2019初雪有怀(平水韵上平十灰)

    昨夜寒风遍地栽,新年碎玉洒瑶台。轻轻带雨沾衣湿,荡荡飞花著树开。疑是周公三握发,迟教阮籍一生哀。杏坛梅绽春来早,我...

  • 11.16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11.16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11.16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

  • 中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五个人

    第一名: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之弟。周文王姬昌还在世时,周公非常孝顺,忠厚仁爱。到姬发即位,周公经常佐助辅弼姬发,处...

  • 从《周易》蒙卦谈对孩子的教育 - 草稿

    2018年10月04日 2018年10月04日刘绍发 4.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

  • 150蒙氏数学

    蒙氏数学从感官入手,用数棒让孩子拥有数群的概念,数学能力更高阶。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3+3 如果是用数豆子的方法...

  • 文字蒙求

    万万没想到居然是繁文,以我的执着精神,必须看完,看的似懂非懂也要看。这不,有点总结了。 象形,有形者物也,无形者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蒙求译注150】周公握发 蔡邕倒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om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