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维诗《过香积寺》欣赏

王维诗《过香积寺》欣赏

作者: 香椿拌豆腐 | 来源:发表于2024-06-02 23:46 被阅读0次

不知香积寺①,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②,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③,安禅制毒龙④。

【注释】①香积寺:中国净土宗的祖庭,唐高宗永隆二年(680年)建,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香积:出自《维摩诘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

②咽危石:咽,低声哭泣。危:高。

③薄暮:傍晚。曲:隐僻之处。

④安禅: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毒龙:《大智度论》中说,佛本身曾作大力毒龙,众生受害。但受戒以后,忍受猎人剥皮,小虫食身,以至身干命终,后卒成佛。后来用“毒龙”比喻“妄心”。

【译文】不知道香积寺在哪里,攀登好几里路,已经到达云中的高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听到深山里不知何处传来古寺鸣钟。山中泉水撞上高峻的石头,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来也觉得阴冷。黄昏时来到澄澈偏僻的水潭边,安然地打坐,抑制心中妄念。

【赏析】此诗诗题“香积寺”,却多从山景铺写,突出香积寺迥离人世、洁净玄微的特色。

首句以“不知”起笔,让读者随着诗人的笔墨,一起去寻找深山古寺,“数里”写出了路程之远,“云峰”不但写出了山之高峻,也道出了人在云端的缥缈之感。因为“不知”路径,已经行走到了没有人的地方,正犯愁怎么走的时候,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指引诗人前行,景色也由寻路时四下张望的远景,转到了山径边的近景。“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出语平淡,妙在趣味,而“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语言生新,景物别致。上句“咽”字非常奇巧地传达出山间泉水汩汩之声,而下句巧在搭配。一般阳光下的景物,都是暖色调的,而诗人却用“日色”与“冷”搭配,一个“冷”字就写出了山林、古寺的幽深。末联“薄暮”既点明时间,又暗写了颇为费时的山路旅途,“空潭”点明已到寂静空幽的寺中。在洁净玄微的寺庙环境下,诗人安然参禅,心中的妄念都已放下。山寺之景已是极静,而诗人心中亦是极静。

相关文章

  • 王维诗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

  • 王维,过香积寺。

  • 王维过香积寺

  • 王维《过香积寺》

    西方现代“艺术”追求的是审美的个性自由。而中国书法是为汉字服务而产生的,从诞生起,就是集实用和审美体验为一体、须臾...

  • 王维过香积寺

  • 王维,过香积寺

  • 唐·王维《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不知香积寺...

  • 过香积寺(唐、王维)

    《中国诗歌集》EAF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

  • 2015年1月27日晨读报告

    1.十三疯:王维《过香积寺》 十三最喜欢王维的诗,虽然最喜欢的诗人不一定是王维,诗中直接提了安心之道——安禅制毒龙...

  • 泉声咽危石

    读经典,写经典。 裴洪顺书 草书 过香积寺 [ 唐 ]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维诗《过香积寺》欣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os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