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新开一门课《文学评论与写作》,主讲老师是我仰慕很久的文学博士苏老师。苏老师是一枚妥妥的学霸,讲课声音虽然不怎么洪亮,但思维却异常活跃。我每次听苏老师讲课,都惊叹不已,那些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被老师一解读就异常精彩。
其实今天写读书笔记的初衷就是源于苏老师讲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苏老师说他读书时候对自己的要求是读一页写两页笔记,一开始是逼着自己写,后来形成惯性。现在杂志的文学评论类文章的编辑找他约稿,他在排队打疫苗的过程中就能完成初稿(20分钟前后),回家稍微一润色,一天之内搞定。我也想尝试一下这种记笔记的方法的神奇之处。
不知怎么地,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个朋友--我简书作者群的从容小主,50多岁的她原本一个驰骋生意场的王牌销售,由于孩子上高中出了点状况,她辞职回家成为了一个陪读妈妈。陪读的时间里,她从零开始写文,在简书日更1000天,用自己半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作为素材,写下了几十部长篇小说,共计九百多万字。
以上两位都是我学习的榜样,重新回到学校学习的这三四个月,让我越来越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的学习太浅层次:只学到了皮毛没有学到精髓。
我惊叹于苏老师两星期写好了博士毕业论文,却不知他几十万字的毕业论文初稿是手写的,日夜都在构思论文;我惊叹于苏老师入职几天之内在我们学校旁边买定房子,却不知他们一家四口(两个孩子)挤在租的小破楼里,没暖气没空调,硕博连读一住就是7年;我惊叹于从容小主10分钟写完日更,却不知她刚开始也是半天挤不出通顺的一段话。一步一步来,只要开始就不晚,就从今天开始写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那种,今天读的文章1643字,我就写不少于1643字读书笔记)
一、先博学,后守约
我的理解就像是父母在给小孩子找兴趣班一样,书法、舞蹈、唱歌、乒乓球、足球……不知道喜欢什么,就全部来一遍,找兴趣就是一个试一试的过程。再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全国各地的课程设置是一样的,到了高中开始文理分科。这两个例子都是先博学,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的人很小就找到,当然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自己擅长的,一生都只是停留在什么都懂点,什么又都不精通的水平。
我也是兜兜转转毕业六年后的时间里才确定了自己以后要当老师,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终身。我告诉自己:既然那么喜欢,为什么要把机会让给那些并不是真正喜欢当老师的人呢?热爱可抵漫长岁月,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才有可能在受到打击的时候不会一蹶不振,自己选择的,咬牙也要走下去。
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这样的:如果说本科生是研究蚊子的,研究生就是研究蚊子的一条腿,博士就是研究蚊子腿上的一根毛。这样比喻虽然不太美观,但由此可见,我们的专业可以细化到如此程度。
二、好书要一遍一遍地研读
一遍一遍研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形成记忆的过程,记得准确才能脱口而出,有些人说话的时候,总是把“那个什么、那个谁谁”挂在嘴边。如果是平时说话,我觉得还可以,可如果是做公众演讲或者跟领导汇报工作,尤其是涉及数据,记不准确,会给人不负责的感觉。
那些跟你资质差不多,但是每次都胜你一点的人,肯定是比你研读材料或文件的遍数多,时间一长差距就出来了。我有个学长在工厂里做外贸,报价单就像长在他脑子里一样,他每次都能做到脱口而出。
语文老师要想把课教好,一遍一遍地研读教材是最基本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一篇课文读二十遍都不为过分(以后我也要这样做,至少10遍),“问题意识”就是在一遍一遍地读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
笔墨就是“记笔记”,记笔记的工具有很多:电脑、平板、手写本等等(手写其实有很大的好处,一是可以锻炼专注力,一口气写完五张字并且无错别字说明你很专注。二是不太容易受干扰,可以保持写作状态的流畅度。电脑打字的时候,新闻会弹出,微信消息会弹出,看一条消息不打紧,只是看完消息就不太容易找回写文的状态)。
记笔记的形式也有很多种,思维导图、表格、框架等等。
工具和形式有很多种,最关键的是你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体会,让书本上的知识和你产生关联,然后建立起自己独有的认知框架,这样,书本上的东西才会转化成你头脑中的一部分。
四、读书贵在有恒
曾国藩一生都在追求“勤”和“恒”,我理解的“恒”就是坚持,而坚持的前提是一定要有目标,围绕目标去坚持才有意义,坚持的目的是为了成事。
20220525写1728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