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1700字,阅读完需要约10分钟。
自序
“输入输出要平衡”,这是我自己说的。陆陆续续学了不少,若不整理些,感觉又会荒废掉。学,也要练习。所以这次给自己先设一个小目标——花一个月时间,把这一次学习的所有笔记整理出来。
题目虽然叫笔记,但并不会是逐字稿。整个笔记脉络会以RIA的方式进行。包括Read(学到了什么?),Interpretation(自己的理解,与自己已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互相印证及连接),Appropriation:(应用场景,包括催眠实例及分析)。
催眠师需要的特质?
目前我觉得催眠师最需要掌握的特质是——觉察力。这不仅仅对于催眠师,对于心理咨询师都非常重要。
这里写的觉察力,包括三个层次,对于来访者的觉察力;对于催眠师自身的觉察力;对于咨访关系的觉察力。
一:对于来访者的觉察力
催眠师对于来访者的觉察力,不仅仅包括前期对于来访者个人资料收集整理和理解的能力,更包括在咨询和催眠过程中,觉察到来访者内心的能力。通过催眠与来访者的潜意识沟通,觉察到来访者潜意识中没有被理解,没有被接纳的部分。能够说出来访者内心想说,而一直说不出来的话。
一切催眠,都是自我催眠。
只有深切地觉察到来访者的内心,才能更好地帮助来访者自我催眠,进入更深层次的催眠状态。要点并不在于催眠师技术有多强,可以随心所欲地命令来访者进入催眠状态。而是催眠师体察到来访者内心急迫的改变意愿,他自己愿意进入催眠状态,去解决自身的问题。
【笔记】NLP时间线催眠00(催眠师需要的特质?)比如《24个比利》中的多重人格,主人公通过催眠,不断回到过去,最终回忆到自己第一个分裂人格产生的时候(6岁),回忆到自己幼年被性侵的过往。通过催眠找到真正影响自己,压抑自己,而自己却无法面对的过往遭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于来访者的内心觉察之上的。
许多情况下,来访者之所以无法从心理问题中摆脱,并不是因为他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知识。而是因为他被自身深层次的问题所纠缠,既无法面对,又无法处理。所以来访者会一直在错误的模式中,不断复制错误,重复过去,既感觉痛苦,又无力摆脱。
在催眠状态下,催眠师与来访者的潜意识沟通,从而进一步帮助来访者与他自己的潜意识沟通,达成内心的和解。
另外在催眠中,当来访者的眼睫毛微微抖动的时候,他是不是在已经进入了更深的催眠层次?当来访者眉头微皱的时候,他是过于用力想象,还是他现在进入催眠状态困难?这些具体的细微技能,也都需要催眠师有着敏锐的觉察力。
对于来访者的觉察力,需要催眠师有着一份洞悉人心的能力。
二:对于催眠师自身的觉察力
心理咨询师在刚刚开始职业生涯时,往往需要督导。在咨询和催眠过程中,面对来访者带来的负面信息和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正面情绪,对于催眠师身心同样也是有危害的。
比如说有时候咨询师给焦虑症患者做咨询,经过一段时间后,咨询师发现自己也已经有了焦虑的症状。在督导中,咨询师觉察到,在某些程度上,他已经认同了来访者的这一份焦虑,或者说他体验到来访者的这种焦虑是有意义的。简而言之,来访者的焦虑投射到了咨询师本人的身上,对于咨询师身心也造成了影响。
在精神分析中,有一对术语,叫移情与反移情。
催眠疗法同样如是,当催眠师带领来访者进入催眠状态时,如何与来访者互动,如何在与来访者潜意识沟通和引导的过程中,保护催眠师自己的身心安全,都需要咨询师有着对于自身充分的觉察力。
【笔记】NLP时间线催眠00(催眠师需要的特质?)这本书对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危害讲得很细。
三:对于咨访关系的觉察力
在咨询过程中,你遇到的沉默,阻抗,或者是咨询关系的倒退,到底是你用的方法不对,还是来访者自身的问题?是否需要转介?是否需要来访者的配偶,家人陪同一起来做咨询?哪种咨询理论与方法更适合来访者当前的问题?
在催眠过程中,如果来访者的催眠感受性过高或过低,应该选用哪种方式帮助他进入更深层次的催眠状态?什么时候应该加把劲?什么时候应该喊停?
催眠师应该有着随时抽离的能力,能够跳出当事人的角度,客观地对于咨访关系,进行着不断地觉察与判断。
练习方式
在简单的放松训练与催眠练习中。安排三个学员分成一个小组,而并不是常见的两两组合,进行一对一的互相催眠练习。
是三个人呈品字形围坐,从逆时针方向,轮流扮演来访者,咨询师和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轮流体验与外部观察。
就像《卖油翁》里写的,“无他,唯手熟耳”,刻意练习,不断的角色扮演,经验的累计,案例的积累,对于失败的催眠经验的总结,都不无裨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