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需要良好的感觉,学习素描也是一样,没有好的感觉就学不好绘画。感觉好是天资天赋,如同学声乐有个好嗓子一样。好感觉好嗓子只能是学画和学声乐的好条件,不好好锻炼也是不会成器的。
要使感觉敏锐,有深邃的洞察力,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理性训练才能得到。从儿童画中可以鲜明地看到儿童对形象的感觉是天真的直觉。学习素描后,随着理解力的提高,认识到物象的具体性和复杂性,感觉也不再是原始的了,就会越来越感到被认识的东西太多了,不知道的天地太大了。可见,感觉不经过理性的训练是不会深化的。
感觉的提高有自己的规律:
认识事物首先皆从感觉开始,经过理性的分析和辨别,把感觉提到理性阶段;然后,再用提高了的感觉进行再理解再认识,使感觉又进一步得到提高。这样,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又回到感性,如此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深化,每次反复都是对感觉的一次提高和锻造。画素描的过程,就是感觉和理解多次反复的过程。谁违背这个规律,不愿去做多次反复的探求,并从探求中发现新的认识,那么,谁的感觉就不会变锐利,就不会看得深画得准。
理解虽重要,但它必竟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提高感觉能力。这里所说的感觉是指有艺术感的视觉感受,理性是不能代替艺术的视觉的,就像逻辑思维不能代替形象思维一样。理解只是提高视觉能力的不可少的手段和途径。
提高艺术视觉的规律是:
从最生动的直觉开始,然后进入理性认识对象的研究阶段,使感觉不断得到提高,这是一般的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规律。作为提高艺术视觉能力的全过程,这只是走完了它的一半路程,还必须经过必然理解的阶段之后,逐步完善那些受理性和规律所约束着和支配着的感觉,使之走向自由的视觉境界。这就是艺术视觉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不最后抛开纯理性认识,就会被各种清规戒律、条条框框所束缚,不能达到艺术视觉阶段。
素描虽然科学性很强,但它终归不是科学而是艺术。故反对只凭道理按规律作画的倾向。艺术依赖于感觉(虽然它,是经过理性锤炼后深化了的感觉)而不是直觉。在长期作业中,在对同一物体的反复研究过程中,始终把握最初的最生动的第一印象也是重要的。画家的眼睛和普通人的不同,普通人没有必要从事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的多次反复的视觉训练。既要作画家,就必须具备画家的“眼力”。一幅素描作业反映作者的眼力,反映作者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没有理解作基础,眼力永远是原始的,不提高艺术视觉能力,眼力又永远会停留在理性阶段,并受理性的控制。
如何理解素描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各国家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情、民俗、性格,有着不同的文化源流和文化传统,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绘画风格。而素描往往又是形成这些风格的基础。什么样式的素描语言,产生什么样的雕塑与绘画。
各国的美术院校都有自己的素描训练体系。在训练要求、艺术观点、审美趣味、理解深度等方面自然各有差异。研究这些形成和发展的由来,有助于寻找适合自己艺术发展的有益因素。
就未来的一个美术家而言,要求要有兼容并蓄,兴趣广泛,能排除门户之见的职业品德,要有能尝百草的好胃口。青年人正值学习吸收营养之年,如果开始即步入狭径窄途,那是很有害的,如果排斥一切,更是无益于开拓眼界,博采众长的。
艺术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发展着和创新着。在素描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生着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就一位大师而言,他的早期、中期、晚期的作品,在形式与风格上也是在不断地改变着。从十五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在素描上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这些变化是各国画家们的不朽功绩。
一幅好的素描,除了良好的基本功素养外,还要融进他的主观感受,并以精湛的笔艺、完美的构图和恰如其分的艺术技巧,才能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素描作业本身也应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不应单单是描绘对象时一丝不苟的再现过程。广义地讲,它的形式是极为丰富多变的。在工具材料的使用方面,除了铅笔、炭笔、炭棒、木炭条之外,还可使用各种颜色粉笔、钢笔、鹅毛管笔、水彩、墨水、油画棒、页岩墨等。使用的纸张更不是单一的。利用不同质地、不同纹理的纸基,可以画出不同样式的素描;也有把素描画在画布上的。工具和材料的合理使用,可使画风和个人独特风格得到完美的统一。这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在提倡表现形式和手法多样性的同时,必然伴随工具和材料的进一步革新,为走向成熟的画家的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不同的美术专业对素描有着不同的要求和侧重。学中国画侧重白描,学雕塑侧重体积的表现,学连环画侧重慢写、速写和默写,学壁画侧重平面感和线描,学油画侧重多因素的基本功等。就各专业本身来说,又有不同流派。就每个人来说,由于经历、爱好、性格、民族、观念、素养等多方面的差别,并随着多能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在素描表现形式上的追求也一定会多样化起来。
在素描的高级训练阶段,对表现手法上的强求一律,采取一刀切的要求既不符合现实,又对学生的艺术才能的发挥有害。不过有三点应该是共同的:一是不能放松对结构的严谨要求。这是求学问之所在;二是要深入刻画对象。深入不等于“像”,不等于细。不深入就经不起推敲,就会空洞无物;三是要不断在提高艺术修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方面下功夫。这是走向主动和成熟的根本。
多样性的追求是培养美术家之必须。在古典画派大师们的作品中,研究对象是主要出发点。他们不追求画面表面的完整,也不追求明暗色调的复杂转换关系和光的美。他们以深入研究和理解对象为唯一目的并努力于准确和简练的表达;强调和夸张那些易被忽视的关键部位,给素描的非自然化作了良好的开端。他们的素描和他们创作的壁画、绘画中的那些充分而细致的描写,对色彩的丰富的过渡以及在雕塑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完美无缺,形成了鲜明对照。素描在他们看来只是创作的准备和创作素材的收集,总是一丝不苟地严肃对待,创作才是他们全部才华的发挥,全部学识和修养的倾注。鞠躬尽瘁不遗余力的地方。
从十八世纪开始,画家们除了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诸前辈之优秀传统外,同时把深入而又全面地表达对象这一要求提上日程,使素描这一形式更加作品化,更具观赏性,表现形式开始多样化了。如才华横溢的谢洛夫,他的每一笔触都那么精微、生动、随意而又能感 染人。柯勒惠支的素描是那么理性、淳厚、概括、洗练而有力度。菲逊的素描则以造型生动传神,流畅中带有艺术匠心,结构夸张而且严谨并把线条完美地揉合了进去而产生一种特有的活力。萨金特则素以华贵、熟练立于画坛……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皆各放异彩 到了二十世纪,画家们在素描的形式上和工具的运用上就更趋于多变了,他们皆致力于个人风格的独创和自我意识的开放。马蒂斯、毕加索、席勒、巴巴等真是多而精,广而高,是素描作品百花争艳的世纪。 在素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既可看到各时期的特征,又可看到各画家的独特个性。他们毕生寻求自己应走的路,虽各具千秋,但却是在尊重历史和前辈,继承和发展着那些艺术上所遵循的带普遍性的原则。他们清楚地知道“新”不是胡闹,“新”是对所学到的众多绘画基本原则、基本规律、基本观念、基本技法的一种个人的特殊运用。因此,凡大师皆主张素描要有严格训练,并认为这些基本原则,也是成家、成派、立新意、辟新径的绝不可少的基础,而基础的深厚程度又将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和水准之优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