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善于观察生活,就会发现一个普遍现象:
当你热爱做一件事时,通常会不计成本地投入,最后的结果常如你所愿。
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你发自真心地热爱它,一天不写都觉得难受,总有一天会写出名气。
正如叶兆言所说,写作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1. 对生活的热爱,是创作成功的动力
伟大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
因为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生活理解的反应。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严肃的作家都是从这惟一的源泉里吸取养料,找寻材料的。
就拿前段时间火爆全网的《我的阿勒泰》来说。
《我的阿勒泰》是李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记录了作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生活点滴,展现了她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阅读这部作品,我仿佛被带入了那片遥远的土地,与李娟一同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一同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
试想,如果作者没有对那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怎么能创作出那么感人的作品?
尽管写作是文字创作,但主要源于对生活的爱。
2. 对目标的执着,是创作成功的条件
凡事想取得一番成就,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为此,你需要聚焦目标,坚定地往前走。
然而,太多的人走着走着就改变了方向,写着写着就撂下了手里的笔,回想当初和我一起学习写作的人,多少人早已经中途放弃了。
有时候,抉择也是迫不得已,可以理解。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成功需要坚持到底,过程注定是艰难的。
当年,路遥为了写作,不分白天黑夜,仅靠两个馒头维持一天,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艰难。
为了文学,他几乎可以放弃所有,当奄奄一息地跪在地上,看着已经完成的三部曲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没有对目标的执着,就没有后来的路遥。
当然,更多时候,执着也是源于热爱。
3. 对经典的剖析,是创作成功的必须
首先,了解作品的背景
了解作品的背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增加对作品的兴趣和感情。
例如,要读懂《红楼梦》,就要知道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动荡、腐败,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人生的悲观、对爱情的渴望等。
其次,把握作品的结构
把握作品的结构,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在逻辑、思想深度,增加对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例如,要读懂《百年孤独》,就要注意它是以马孔多村为中心,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主线,以百年的时间为跨度,以魔幻现实主义为手法,展现了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
还有,体会作品的语言
体会作品的语言,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情感,增加对作品的感染和鉴赏。
例如,要读懂《麦田里的守望者》,就要注意它是以第一人称的口语化、俚语化、反讽化的语言,表达了主人公霍尔顿的叛逆、孤独、迷茫、悲哀等。
以上就是分享的全部内容。
关注飞哥写作,让写作更有料
飞哥写作--写作的加油站,读者的俱乐部,日更的打卡地
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请点击关注,欢迎收藏、评论、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