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共读第四十八天

《论语》共读第四十八天

作者: 清风明月无须等 | 来源:发表于2023-08-21 07:53 被阅读0次

    今早一进会议室,发现艳英学姐和李伟学姐进来了,心里有点担心,怕我们分享不好,让她们失望(我这有往外求了)。还好今天由于两位学姐的加持,让晨读室能量满满,激发了更多的共鸣。

    我今天是第一个分享的,分享了孔子交友的建议,昨天已经梳理了这部分,但是今天说时,还是不太理解,就抛出了自己困惑,比如:什么是便辟、善柔、便佞在。叶学姐和英学姐解释道,损友与益友是对应的,便僻就是不正直,心歪了(从僻字可以感受到,在教学生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查字典,来理解。),善柔,擅长柔,不耿直,不是说到做到,遇到困难或者不利就改变,不讲信用。便佞,内在没有东西,还狡辩用花言巧语掩盖。经他们这样一解释,就真正理解了。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里的畏是敬畏的意思,也就是“敬“的过度形态。天命,又是什么意思?孔子是五十而知天命。真正明白在这有限性存在中人的能动性、积极性,也就是说,尽管每人都有死的存在,但是我还可以在其中创造无限的价值,使生命实现最大的可能性。所以畏天命,就是既要对不能改变的保持敬畏,又能担当使命,积极作为。畏大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无论领导怎样,他肯定有他的长处值得我们学习,保持一颗敬畏心,更能学到东西。畏圣人之言。感触最深的是这句话,因为以前读经典就是读,因为别人说经典好,所以为了让自己不那么落伍,也跟着学习,对于圣人之言,只是记住,从来没考虑过要践行,只是装饰自己或者作为反驳他人的证据。在学习阳明心学中,有位老师说过一句话,圣人不欺人。阳明先生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人是人人可学而至的;人人心中有仲尼。这些都是圣人的肺腑之言,用千死百难换来的,只要我们相信,并践行,就可以达到相应境界。所以,我们对圣人之言要敬畏,要百分之百相信,并内化。

    艳英学姐还是那么谦卑,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及成长的喜悦,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君子三戒中的最后一点: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戒之在得是要解除自己贪心,血气衰了,撑不住了,所以要去贪名、利、才、财、权等。英学姐讲了一件事,老了不戒得,争名贪利,最后一命呜呼的事。

    新进群的伟学姐分享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她是从老师角度分析,如何活用的。比如,现在班容量大,但是作为老师一定要“不患寡而患不均“,关注到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班里的差生,内心是否安全呢,只有内心安全了,才能有所进步,所以即使差生也要让她感受到老师是爱他的,在班里很安全,不会被嘲笑排斥的。

    伟学姐从这个角度受到启发,感觉特别新颖,也打开了我的视角。

    看还有时间,最后我又谈了对君子九思的看法。视思明,看东西就要思考,我看明白了吗,我能看到背后的本质性的东西吗?听思聪,听人话的时候,我听清了吗,能领会精神吗?色思温,我的脸色温和平静,怎样才能做到温和平静呢?去私欲,当没有私欲牵绊时,就能做到平静温和。貌思恭,容貌外表要端庄恭敬,这与其说是尊重他人,不如说是对自身的尊重。言思忠,也就是说话要诚,诚己才能达人。事思敬,做事多一份敬畏,才能把事办好。疑思问,有疑惑,不能放过,要思考,我还问谁,怎么解决。忿恨时,要思考不能冲动,因为冲动的结果是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困难。见得思义,对于自己得到的,一定要思考是否合乎道义。这就是礼,做到这几点善大莫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共读第四十八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ve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