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书柜,好几年没翻过了。
我的、洪先生的、女儿的,旧的不减,新的不减,一直叠加,三大两小的书柜,已经放不下了,该清理了。
第一类被淘汰的是我和洪先生的专业书。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改变。旧书的某些观点与新观念已明显不和谐。即使某些观点仍有学习价值,查电脑比翻书便捷多了。原本炙手可热的专业书已打上时代的烙印,想露个脸还有机会吗?
第二类是杂志。《意林》《读者》《青年博览》《时代周刊》⋯⋯一看到这些家喻户晓的杂志,记忆的潮水便涌上心头。
这一大堆的杂志都是当年我从书报摊上一本一本带回来的,三百本三百趟?三百天?五百本五百趟?五百天?这些杂志丈量了那段长长的足迹,也记录了那段与书相伴的快乐时光。
那是二十年前,洪先生从银行辞职来到省城上班。暑假,我便带着女儿过来。我们一起住在一间一房一卫的出租房里。
这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微信,没有朋友,我们过着最简单朴素的生活。早上,买菜做饭,辅导女儿功课;下午,和女儿到小区楼下的健身区锻炼。健身完了,在小区附近转一圈。路过一家书报摊,驻足浏览一番,顺便带回一两本。于是,每天剩下的时光,便展开了“相看两不厌,唯有此杂志”的生活模式。
崭新的书,好闻的墨香,让人迷恋。一篇接着一篇蚕食,一本书一天光阴。第二天,再带回一本,如此循环不止。有时赶不上买书的时候,就把前面的再读一遍,乐此不疲。
像品尝美食似的品味书籍,没有寂寞,没有喧嚣,没有焦虑,没有烦恼,日子如平静的河水一样缓缓流淌,不知疲倦。
一个暑假又一个暑假,直至搬进新房。我丢掉了旧家具、旧衣服、旧报纸,但这一摞摞杂志,却随着我住进了新房子,安置在这宽敞漂亮的书柜里。
新房子,有了新电视、新电脑,杂志也告别了我的生活,尘封在我的记忆里。
直至今日,重新露面,记忆的大门倏然打开。精神的丰富足以弥补物质的贫乏。没有电脑,没有微信,有书也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