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育儿书,还是养不好一个孩子|36个场景,助你破解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育儿书,还是养不好一个孩子|36个场景,助你破解

作者: 方哲萱 | 来源:发表于2019-10-06 07:35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方哲萱。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识,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关于教育的思考与心得。

我目前所从事的领域,是儿童的中西方经典教育。由于我经常到各地进行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讲座,因此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家长。在回答家长们的各色问题时,我发现大家在教育孩子上所遇到的问题其实都差不多。而且,前来听我讲课的家长,往往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都是爱学习的家长,他们往往在听我的课之前,就已经接触过许多育儿的理念,甚至很多都是“第一胎照书养”的典型父母。然而,看过那么多育儿理论,不仅没有使他们变得更轻松,反而更加的焦虑了,因为孩子的问题仿佛层出不穷,让人疲于应对,越是学习,越会发现自己有许多不足。很多教育理论都说,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可是,父母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我认为,家长们不应该总是被指责,而应该有人来指导他们如何做更好的父母。我希望借用36个常见的困扰父母的育儿场景,来引领大家找到与孩子顺利沟通,解决问题的通道。这里当然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但在开启篇中,我更想说的是,任何的方法技巧,都是为能够驾驭他们的父母所准备的,所以,我会更加注重方法技巧背后的父母的良好心态和信念系统的建立。

在《金刚经》里佛陀说过这样一句话,“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说,佛陀对众生说法那么多年,所说的法,可以比喻为一支过河的竹筏,竹筏只不是过河的工具,当到达了脱生死的彼岸时,这条过河的竹筏就可以舍弃了,不需要继续背着它上岸。

我们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们的目的是陪伴孩子过河,到达成才的彼岸,教育中的方法也只不过是过河的船,等到目标达成,就可以舍弃了。何况,过河的船有千百条,他们都停在渡口,关键是,你能不能选一条最合适的登上去。有些父母,这船看着那船好,在各条船上跳来跳去,等到别的孩子都已经上岸了,他还在原地打转。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父母读了那么多的育儿书,还是养不好一个孩子的原因,有时候,船太多,对那些没有定力和判断力的家长来说,未必是好事。

而且,人生的真相往往是,根本就没有那条河,也不需要那条船,你的孩子本来就已经在彼岸,有时候,我们千方百计想要渡河,最后,又从彼岸划回了此岸。要能看破这一层,需要父母们有智慧的修炼,这不容易,如果大家感兴趣,建议可以收听我的其他课程。

人生的真相往往是,根本就没有那条河,也不需要那条船

言归正传,刚才我们说,很多父母看了许多育儿书,却更加的焦虑,这是为什么呢?我分析下来,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很多育儿理念都言之有理,但他们之间却互相矛盾,父母不知该如何取舍。

比如,有一种育儿理论说,孩子一岁多就可以开始训练自己小便,不用纸尿裤,并附有训练方法云云,但是另一种育儿理论说,成长是个自然的过程,孩子到了两岁半、三岁,自然的就能自己控制小便,不再需要纸尿裤,也不需要特意训练。

比如,有一种育儿理论说,当孩子有了好的表现,一定要给予赞扬和鼓励,这样孩子内在光明的本性将得到开启,长大后也会更加自信。但是另一种育儿理论说,当孩子有了好的表现,千万不能随便赞扬,以免滋长他为了得到赞扬才做事的心态,不利于今后的自觉与自立。

比如,有一种育儿理论说,你要蹲下来,和孩子平等的对话,和孩子做朋友,但是另一种育儿理论说,你要建立父母的权威,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不可以和孩子做朋友。

你看,这些教育理论大家是不是都听过,也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又相互矛盾呢。所以现在的父母真的不好当,抱也不对,不抱也不对,太严格不对,太不严格也不对。

我还看到过一种育儿理论,说妈妈们不需要听信书上的专家说法,因为母亲会有一种直觉,知道什么时候该喂孩子吃奶,该抱抱孩子,或是该合理的分离,妈妈只需凭自己的直觉去处理就可以了,妈妈爱的直觉胜于一切书上的理论。我自己初为人母时,看到这个理论非常感动,可是我发现,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作为母亲的直觉总是会失灵,我想,所有做过妈妈的人,都会多多少少有同样的感触吧。

其实,这些理论都没有错,因为它们不过是帮助你过河的船而已,船会不会翻,大部分的时候并不取决于船,而取决于开船人的驾驭能力。当然,有的船大些更稳当,有的船小些更晃动,是可能的,但是,船只是船,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首先可以做到的,是不要再焦虑了。

我会介绍一些育儿理论和具体操作的方案,请大家首先明白,这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会尽量讲得完整、透彻,但很可能在其他地方,你也会看到和我所说的不同的甚至相悖的理论,请别担心,我可以保证的是,你登上的任何一条船都是安全的,你要关心的是,有没有把握好船行驶的方向,并提升自己的驾驶能力,使船行驶得更加稳健。

那么,令家长们感到焦虑的第二个原因是:别人的成功案例,往往自己用不起来。或许是孩子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教育年龄,或许是孩子的行为不按照剧本进展,总之,别的父母能做到的,我们就是做不到。我也听过很多妈妈和我说,方老师,我也知道应该接纳孩子,我也知道成绩不是唯一衡量孩子的标准,我也知道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但是,只要一看到孩子的表现,我就忍不住了。

在这里,我只能不客气的指出,做不到就等于不知道。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我知道了”。那些伟大的父母,无一不是在养育孩子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他们所付出的精力、心力,不是常人所能了解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的作者,老卡尔威特,面对一个早产儿,一出生就显得智能不足,反应迟钝的小卡尔威特,不但没有放弃他,反而把他当成天才来教育。很多看过这本书的父母都觉得,这不可能做到,我们没有卡尔威特父母那么高的素养,那么多的学问,也没有足够的钱和时间,的确,这不容易做到,但这也证明了,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我们要向成功的父母学习的,并非外在条件,而是内在精神,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父母,连小学都没毕业,家境贫寒,没学过什么教育理论,但是,照样把孩子培养成才,如果你真的看过很多育儿书,把那一个个案例积累起来,就知道教育的成功没有捷径,没有统一的方法,唯一共通的原则,是父母的心念。在本系列课程中,我也将结合具体案例反复申明这一观点。

卡尔•威特(1767-1845)德国儿童早期教育鼻祖,第一次用实证方法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开创了全能教育法,造就无数天才。

接下来,我认为令家长感到焦虑的第三个原因是:家人不配合。当看了很多育儿书,知道了正确的育儿方法后,最难过的就是,我懂了但是家人不懂。明明知道孩子小的时候不要接触电子产品,但爷爷奶奶在家就要看电视啊,明明知道父亲的角色在孩子成长中影响甚大,但这当爹的就是不配合不管不顾啊,明明知道孩子小时候生病了可以用自然疗法,增强免疫力,可家人就是逼着要去医院吃药打针,折腾孩子啊......要是不知道正确的育儿观还好,知道了,还眼看着家里人反着来,说又说不通,不是更加焦虑吗?

这的确也是困扰很多家庭的难题,如果要解决,关乎于父母心念系统建立和心能的提升,在本系列课中,我也会涉及相关内容,但心能的提升需要更多的体验,在我们的线下课中,可能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以上,是我总结的三个令学习型父母感到焦虑的原因,随着本系列课程的推进,但愿能逐渐消除大家的焦虑,我们将不定期的进行疑问解答,并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做针对性的个案分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读了那么多育儿书,还是养不好一个孩子|36个场景,助你破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xu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