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空余时间大多花在阅读上,读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老师的长篇小说《预警》,悬疑、心理罪系列作者雷米老师的长篇小说《人鱼》,另外是社科类的,共两百多万字。
写得少,加起来不足一万字,其中一篇《洛城花落:直击婚姻中的隐秘之痛》是近四千字的一篇书评,即将刊发于《信阳文学》。
还有一篇两千余字的给北京某杂志写的。
修改完25万字的长篇(第十一稿)。
当然,五月最大的收获是,周大新老师给我刚完稿的小说写了推荐语,下午参加他的小说英文版的发布会,他还关心我那本稿子给出版社后到了哪一道流程。


很感动,我这个普通作者,多次得到周老师和梁晓声老师的鼓励,每次见面,他们都要谈创作经历或是某本小说的创作背景等,受益匪浅。
这段时间杂事缠身,窃喜明年可以退休后,就可把精力放在写作上,屁颠颠地跑到社保中心,咨询与退休有关的事。结果,让我申请延期……
六月,继续读书,宗璞的《南渡》《东藏》《西征》,这套作品也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

读精典的文学作品、包括国外作家的,会在潜移默化中滋养我们、影响我们,可能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没有感觉,读多了,时间长了,对创作的益处自然能够显现。
如果写传统文学类的长篇,阅读经典必不可少。
网文作者同样需要大量阅读,很多网文作者习惯扫榜,与写传统小说的作者阅读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的同时,也要和同行交流、探讨,不宜闭门造车。如果有机会,要向比我们优秀的作家学习,聆听他们关于创作的金言。
也希望能与写长篇的简友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