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爱情神话》从创意思维实验到跨类型实践

《爱情神话》从创意思维实验到跨类型实践

作者: Dipper萧甜 | 来源:发表于2024-06-18 20:07 被阅读0次
    电影《爱情神话》

    邵艺辉导演的电影《爱情神话》于2021年平安夜上映,片名致敬了意大利电影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于1969年拍摄的同名电影,讲述了三个完全不同的女性因为同一个男人而产生了许多有趣的交集。除了丰富立体的女性角色,本片中的男性角色也十分出彩。作为一部展现上海市井生活的方言电影,影片举重若轻的展现中年男女之间的情愫和悸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男性叙事,打破了女性作为凝视客体的传统,很难不让人眼前一亮。

    《爱情神话》中承载着丰富的群像,带着女儿过着单身生活的李小姐(马伊琍 饰),有钱有闲老公失踪的格洛瑞亚(倪虹洁饰)以及离婚后热衷去舞厅跳舞的蓓蓓(吴越 饰),但整部电影却无意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关系的交代上多用笔墨,显然,导演更愿意为观众提供相对零散的各种人物关系截面。

    导演对《爱情神话》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作为一部非典型的国产都市爱情喜剧电影,在商业化和类型框架的双重约束下,导演依然在创作上进行了一些实验动作,实现文本和技术上的创新,在影片上映后,从观众的好评程度可以看出,导演的种种尝试得到了广泛的接纳,对《爱情神话》深层文本的挖掘也还有更多路径可循。

    作为一种商业类型,都市爱情喜剧在国内电影市场上一直占有这举足轻重的位置。但由于电影故事的创意灵感来源较少(始终来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小说戏剧、历史人事、社会新闻等),加之近年来相同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想要创作出令观众眼前一亮的都市喜剧作品,必须在内在心理和外部想象中寻求故事创意更多的表现形式。电影创意是一切电影创作的起点和支点,其选择的对错优劣,直接决定电影的成败高下。

    一、从自然空间到城市空间

    “腔调”作为一种生活趣味,在上海有着很深的根源,20世纪初至今,上海的“腔调”不只是很多外地人对这座城市的认知,更是这里视觉艺术、戏剧、甚至文学的风格标签。《爱情神话》的自然空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漂亮精致的弄堂、修鞋摊、超市、咖啡店,上海市井生活独特的烟火气,为影片的喜剧叙事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基调和氛围,也可以看作是片中人物心理状态的镜像。

    自然空间本身就可以被利用从而代表一种风格,可以构成影片的整体氛围,参与叙事。例如,影片中出现了大量郁郁葱葱的植物,例如,老白教人画画的院子里栽满了绿色的植物,在一个俯拍镜头中,街边的茂密的树和院墙上茂密的绿植也加入了画面,不断提醒着观众这是一个再轻松愉悦不过的环境和氛围。同理,老白接李小姐女儿放学的路上,以及和老友老乌“隔窗对喷”窗边,都充满着绿树白墙的元素,这种对环境的强化方式,也是人物关系积极走向的暗示。

    在影片后半程,老乌下葬后,一行人从陵园走出来,宽阔的林荫道上,摄影机缓缓右移,露出老白身后那条通向陵园的路。那是两个远远相隔的空间,老白在这边,那边是已经离去的好友,茂密的树叶遮天蔽日,此时的绿色的是清冷的绿,叶间透过的阳光象征着老白和老乌之间明媚的友谊。只可惜斯人已去,绿色的树叶和白色的街道,不仅是连接陵园与外界的通道,也是生活和死亡的边界。

    城市空间往往意味着一种社会结构和秩序,邵艺辉导演镜头下的上海不同于以往大众对于这座摩登都市的认知,影片不再关注这个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和标志性建筑,因此也就具有了“洋气”和“土气”并存的生活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能塑造出不同寻常的人物。

    男主人公老白,日常穿梭于自己家附近的大街小巷,片中有两次展现他的“穿梭”。

    一次是影片开头,他起着自行车,流连于菜市场和小超市,专门买临期商品,逢人便聊上几句,向邻居们传授烹饪技巧。镜头跟随着老白的脚步,几次进出封闭空间,一个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中年男人形象就鲜活的立在了观众面前。

    第二次是老白和老乌的“冷战”,两人从吵架开始就经过了餐厅-书店-弄堂的转场,进入“冷战”后,在饮品店外碰到,老白便径直走进商场,从商场另一个门探出头来,看到老乌离开后自己再走出来;老白穿过街道丢垃圾,没成想在街角和老乌打了个照面,两人不约而同的把手里的东西丢给第三个人,转身就走;最后两人在老白家里达成和解。镜头跟着二者穿过一个又一个空间,男人之间爱面子又重兄弟情的心理一览无余。

    叙事空间是一个框架,既是行为的场所,又根据影片具体内容的不同被赋予不同的主题,这些封闭/半封闭的空间的共同特征是“无处可逃”,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会遇见“生活”,地理空间是心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的象征,“自身成为描述的对象本身”是《爱情神话》区别于其他都市爱情喜剧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文艺片类型化与跨类型实践

    国内电影率先将严肃内容与类型化形式结合的是主旋律电影,随后一些文艺片导演也开始借用类型化元素,主动亲近市场。从上映至今的观众和专业电影人的口碑来看,《爱情神话》无疑是文艺电影类型化的一次成功尝试。

    纵观近年来成绩卓越的国产院线作品,清晰的类型化追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共性,而且逐渐呈现出多类型杂糅的趋势。例如《哪吒》和《流浪地球》杂糅了灾难、奇幻,《疯狂的外星人》和《唐人街探案(系列)》保留了喜剧根基的情况下,加入了侦探、动作等类型。《爱情神话》也不例外,同时融入了当下我国市场最主流的爱情、喜剧、成长等类型。

    在文艺片类型化的道路上,打破一部分观众“文艺片叙事弱”的偏见是首要任务,因此戏剧性和情节张力都是都是导演创作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

    《爱情神话》虽没有鲜明对立的两方,也没有高度激化的矛盾冲突,但导演精准巧妙的运用了“错位”来强化情节。例如老白犹犹豫豫的给李小姐发微信问:“你昨晚睡得好吗?”,只得到李小姐敷衍的一个“嗯”。还有当老白跑到格洛瑞亚的KTV包房,表态要对她负责,得到的同样是对方蛮不在乎的态度。这样的处理方式放在喜剧作品中是十分讨巧的,因为幽默的本质就在于恰到好处的“错位”。

    老白和前妻蓓蓓在舞厅门口的戏份,也同样印证了这个道理。蓓蓓在离婚后沉迷跳舞,对自己出轨一事表现的十分坦然。甚至理直气壮的对老白说:“我只是犯了全世界男人都会犯的错”。导演故意制造的“性别对调”,不止引发了观众的换位思考,更是经过换位完成了反讽。

    三、视角转变:“反客为主”的女性角色

    不可否认,《爱情神话》是新锐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体现在,它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

    和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却始终保持精致的李小姐,自己有钱有闲,丈夫突然失踪也毫不在意的富婆格洛瑞亚,因为自己出轨和老白离婚,从此迷上跳探戈的前期蓓蓓,从片中三位主要女性角色第一次同时出现,女性的“反叛”就开始了。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甩过100个男人是不完整的”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挣到过100万事不完整的”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浪迹过天涯是不完整的”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造过反是不完整的”

    不仅如此,这三个女人还把看似“抢手”的老白比作“剩饭”,看上去是一个“三女争一男”的狗血爱情故事,事实上“三个女人一台戏”,男人不光得看着,还得附和,一场纯对白的戏份,处处都是对当下社会环境带给女性的道德包袱的反击。

    通过分析老白这一人物形象不难发现,老白(甚至片中其他男性角色)没有什么绝对的立场,他们像是一个向导,引领着观众走进上海的弄堂,一一细数着弄堂里的那些女人,精致,独立,洒脱,固执,美好......当男性的凝视消散,女性作为凝视客体的枷锁也就顺其自然的被打破了。

    《爱情神话》是近年来院线电影中一个特别的存在,它像一扇窗口,通过它,我们可以看见褪去大都市光环后同样令人着迷的上海,可以通过片中几位非典型上海女人之口听见当代独立细腻的女性的人生格言,也可以理解当权力置换到弱势一方时,道德批判消失后的戏谑感。

    《爱情神话》用喜剧的方式提出了关于“性别”、“身份”以及“电影创意思维”和“电影类型”的问题,不再执着于追求人性的复杂性,也避免了认同悬置和混乱,确定主要人物的价值观,让观众的价值认同找到确定的锚定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情神话》从创意思维实验到跨类型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af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