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林每逢周末就跟精神失常一般。坐不是坐,站不是站,刚出门就回来了,前脚进了门,转身又退了出去,像是丢了什么,想了好久又似乎记不起来。
我家老林这几年都好像变了个人,平时好好的,到了周末跟丢了魂一样。不和大家说话,也很少答理人,还时不时轻声自言自语,听不清到底在说什么,妻子周小娥说。
老林叫林杰如,因为他长得看起来很成熟的样子,好早便被人称作老林,叫的人多了,就成了口头禅。叫老林时间久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全名。
老林是个孝子。对父母好是一方面,从离开家工作后,他铁定的每周必须回家看父母,这是谁也不能改变他的地方。如果实在周末赶不上,他一定会时间补上。
刚开始每周回去,很多人只认为他还没成家,在外工作可能有些不习惯。只是过了些年,他成了家,还有了自己的孩子时,他依旧每周回去陪父母,而且从未间断,经常还是携家带小。
孩子,你工作忙,不必要每周都回来,我和你爸理解你。再说,你们住城里,可以带老婆孩子出去多转转,多接触外面,多在老婆孩子培养感情。我和你爸生活得很好,你这样来来回回多不方便,母亲常对老林说。
没事。你们在,家就在,我就一定要及时回家。城里再好,都比不上你们好。老婆孩子我们每天都在一起,没能把你们接到身边去养已经让自己很觉得内疚。经常回来看看我心里踏实,要是好久不回来,我老是想着你们,生怕你们缺少了些什么,老林说。
你的一片心我们知道,我们住在老家习惯了。再说身体还不错,不用你担心,要是真到了不行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拖累你太久,母亲说。
妈,你千万别这么说。你生我养我,把我抚养成人,送我上学,让我有了今天的生活。按说我得把你们接进城,让你们也过上城里生活。可你们就是不肯进城,说乡下好。我知道你们是不想麻烦我们,担心太多。既然你们不进城,我就一定要及时回来看你们,陪你们,只有这样,才能让我自己安心,老林边说边拉着母亲的手。
后来,父母并没有再劝老林,反倒把这种成了习惯地看望成了等待。每逢周末,父母一早起来,准备好菜,把家里收拾干净,接下来便是轮流到家门口进村的那棵树下转,就想早早见到老林的身影。
今天这孩子怎么了,这么久也没来呢,不会是有事吧。照说是不会呀,要是不来总能想办法知会一声呀,父亲已经到了几趟村口,就是不见老林。
眼前快到中午,母亲的饭菜都有些凉了。父母俩一起往村口走,他们干脆坐在树下的石板上等。
娘,爹,你们怎么不在家等呀,老林叫着。
哎呀,你这孩子,这么晚也不吭声,要是忙就不要匆匆赶来,我们又不会怪罪你。还要赶这么远的路,来来回回累个半死,何苦来着,父亲既责备又有些一块石头落地的轻松。
没事没事,临时有些急事,我把事处理好了就没事了,然后才赶过来。我估摸着能够赶到,所以就没有告诉你们。不回来我心里七上八下,一个星期也不会自在,老林说。
周末回家看父母,成了老林的习惯,从年轻就到了自己快退休的年龄。老林常说,回家真好,回到家自己就成了孩子,不用愁心,不用担心,还能吃上自己可口的饭菜,更重要的是听惯了父母的唠叨,要是有一天不听心里确实不习惯。
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老林也到了快退休的年龄。老林想,待到自己退下来时,就回家陪着父母,再也不必远行。
世事总是难料。老林退休前一年,父母同时生病,结果住院没多久,先是母亲过世。办完母亲的丧事,父亲便也撒手而去。父母的走,正如生前说的一样,不会给老林增加太多的麻烦。
老林一下子被击得不能自己,下葬好父亲,他一连几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老婆孩子怎么叫他都不回,把大家急得团团转。
几天后,老林自己起了床。他没跟家人说话,像往常一样,洗漱一番,简单地吃了些饭后,他便出了门。
老婆怕他出事,远远地在身后跟着。老林去了车站,坐上了去老家的公交。老婆悄悄跟着上了车,坐在后排不吭声,生怕被老林发现。
老林到了旧宅,在关着的大门外站了许久,没说一句话,转身就往回走。
一连几周,老林都是坐车回老家,然后又坐车回城。
直到有一天,老林出门,老婆终于忍不住说,老林,爸妈走了,你就别这样折腾自己了,咱们还得好好活着,不然爸妈知道你这样,他们在那边也不会安心。
老林看了看老婆,沉默许久,轻轻叹了口气。
还以为马上退休可以好好陪陪父母呢。一切安排得这么好,世事却这么残酷。不知道是自己作孽,还是天命难唯,怎么就不给我孝敬的机会,我至今也没想通,老林说。
你不用自责,这些年你没间断地看望,已经很孝顺了。只是人世间的很多事,我们确实始料不及,这不是我们能够把握得了的,只能好好面对,想必父母在那边不会怪罪你,老婆安慰老林说。
老林退休后,每到周末就跟丢了魂似的,他除了到处转转,似乎从来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老婆知道老林的底数,也就从来不说,经常暗自流泪。
回家看父母的习惯一直深刻在老林心里。父母走后,他却无法从这个习惯里走出来,好像根本就不想改变这个习惯,他只想让习惯陪伴自己,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告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