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京府学胡同:参观文天祥祠(文丞相祠)

北京府学胡同:参观文天祥祠(文丞相祠)

作者: 申威隆I关中拍客 | 来源:发表于2024-01-28 12:18 被阅读0次

    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内,有一座文天祥祠,也称“文丞相祠”。这里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曾经是文天祥被囚于元大都的土牢,乃明清时期祭祀南宋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祠堂。2013年3月5日,文天祥祠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4月18日下午,参观完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后,乘坐公交车经过交道口南大街,走进东侧的府学胡同,寻访这里的文天祥祠。在府学胡同内约80米处,有一座顺天府学,胡同因此而得名。

    明清时期,顺天府学是府属学校和文庙所在地,坐北朝南,左学右庙。1984年5月24日,顺天府学被公布为第三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顺天府学东侧约50米,便是文天祥祠所在地。这里的建筑坐北朝南,由大门、过厅、享堂组成,乃一座面积约600平方米的两进院落。1984年10月,这里正式对外开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3年,根据1930年的历史照片,恢复了文天祥祠内的塑像、神龛、楹联、匾额、供桌等陈设物品。如今,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座幽静肃穆的纪念馆。

    走进文天祥祠的大门,迎面的过厅前方,竖立着一块石碑,描绘文天祥画像。根据《宋史·文天祥传》的记载:文天祥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

    在过厅内,通过大量文字、图片和实物,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和崇高精神,包括文天祥青少年时期、入仕后十五年间、起兵抗元、九死一生、再举战旗、兵败被俘、楚囚就义的英雄事迹。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杰出的抗元英雄和诗人。宋景炎三年(1278),元军南犯宋朝,文天祥起兵反抗,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写下著名的《过零丁洋》。随后,他被押送到大都,关押于兵马司土牢,写下著名的《正气歌》。

    过厅后方,便是享堂,院落中间,有一棵古枣树。相传,它是文天祥被囚期间亲手所植。树的枝干向南自然倾斜,与地面形成约45度夹角,也被称为“指南树”。据说,它象征着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在享堂里,中间龛内,供奉着文天祥的彩绘塑像。这尊坐像高约1.5米,坐北朝南,身着丞相服,头戴高冠,手执笏板。在供桌的两侧,竖立着三块石碑,分别为明代《宋丞相信国文公像》碑、明代《宋文丞相传》碑和清代《重修碑记》碑。

    当时,文天祥被囚禁三年,经过多次威逼利诱,保持气节,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被杀害,终年四十七岁。明代,追赐谥号“忠烈”。

    在享堂东西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多块石碑,被玻璃保护起来。在东侧的墙壁上,镶嵌着唐代《云麾将军李秀碑》断碑制作的两件柱础和清代《云麾将军断碑记》碑;在西侧的墙壁上,镶嵌着明代“教忠坊”石刻匾额和明代《过文先生祠》碑。

    唐天宝年间(742—756),在北京良乡刻成《云麾将军李秀碑》,乃唐朝著名书法家李邕所书。后来,此碑残断,被制作成柱础,混杂于瓦砾之中。清代,柱础被发现,运往北京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柱础被镶嵌于此,供文人雅士欣赏。在《云麾将军断碑记》中,吴涵记载了云麾将军断碑柱础的故事。

    元代,北京柴市街道改名为“教忠坊”,这块石刻匾额被镶嵌于胡同东口的牌坊上。清道光七年(1827),这块匾额被拆卸下来,镶嵌于祠内的二门上。后来,重修的时候,被砌到大门的屏壁上。最后,沦为享堂角门的台阶石。1937年,将匾额镶嵌于此。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南京户部主事李世德来到文天祥祠,激情饱满地写下了一首《过文先生祠》。在结尾处,他感叹道:“千古中原今故在,忠臣遗恨可曾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府学胡同:参观文天祥祠(文丞相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ch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