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其镗(tāng),踊跃用兵。土国城漕(cáo),我独南行。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镗:鼓声。踊跃:犹言鼓舞。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击鼓是一首反对战争的诗,《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
第一段交代战争背景,而作者就要独自南行,去参军作战。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平:平定两国纠纷,调和陈宋关系。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最后两句说明自己不想参加这战争,忧心仲仲。
爰(yuán)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爰: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这一段并不是实写、用马匹走失表明没有哪一匹马是愿意当战马,同样我也不想成为士兵去血腥的厮杀。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shu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曾经说过的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陪你一起变老。
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成说:约定、成议、盟约。
曾经对着自己的心上人说过这样的誓言,感人至深,现在相信每个人都听过这句话。原来出自击鼓,而且是战场️士兵的回忆吧。
于(xū)嗟(jiē)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只怕你我此次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于嗟:叹词。活:借为“佸”,相会。洵:久远。信:守信,守约。
现在我可能也没法履行誓约了,因为连性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全,有缘无份,无奈背信,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集体利益而丢掉个人的幸福,我们的文化是很崇尚这样的牺牲的,这样能赢得荣誉,让我想到了世人身上永难摆脱的三个枷锁,利、权、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已经点出了世人大约都会或多或少为利益金钱而活。在这些人中有人得到了,也就是世人眼中成功的人。
有些人挣脱了利的诱惑,大都也逃不过名的引诱。名誉就像高高在云端之上不染世俗的美人,好像一切美好都集于她身,好像能长生不老,穿越时间永留世间。可惜的是当世再美的美名,三五百年后也可能成为不堪的一句历史评价。因为世界是变化运动的,此一时彼一时。
所以真没什么意义,过好这一生,来这世间走一遭,几十年光景,赚点生活费,看看花开花落,跟父母唠唠嗑,陪伴稚童一起傻乐几年。人到老年,有钱没钱都要忍受孤独。在此之前,做好心理建设,丰富自己一个人时候的精神生活。
现在我觉得,如果壮年时期有一段时间,不论是因为内因还是外因,把自己物质欲望降到最低点,纯粹丰富精神生活,有这么一段经历那是老天的赐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