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改变的迷宫 | 来源:发表于2021-03-14 20:30 被阅读0次

从来没有过一种感觉,工作越做越害怕,越不知所措,明明之前很自信的知识甚至是一些方法,现在反而心理面有些疑惑,有时候在想如何调整才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化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适合。曾经自己也是迷茫过,每次迷茫自己便会想到杨绛女士,然后我就知道,我改多看点书了,也许是因为喜欢,所以心中含有更多的敬畏,因为敬畏所以更加想去深究,在某些时刻,看着这些孩子,不自主的着急,即使自己也明白,人的一生都是需要学习,不可能有终结,在这种原则的基础上,学生只有更好而不会有可以了一说。

然而世间万物最让人无奈之处在于即使懂得依旧不能够成为日常的行为准则,面对着进步很大的学生,反而没有了之前的从容,随之而来的是认真和敬畏。有时候不得不感叹生命的神奇,之前的自己一直在寻求一个完美的教学规律,但完美学说本身便是一个伪命题,即使是对于自身,认真分析,难道真的就是完美的么?不可能,那为何自己却反而希望能够通过某种教学方法令对方完美。其实归根结底是担忧,进入教学界的初心在于进步,让自己通过不断的与他人的交流中进步,然后带动他人进步,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这个初心越发深刻,孩子的一丝丝不好的行为也会对自己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自己总觉得承担着他们的未来,这种想法让我感到迷茫,不是迷茫应不应该,而是迷茫当他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足够优秀还需要怎么引导呢?

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目前亦是想不通,其实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今天终于忍不住咨询了一下自己的同事,他说的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相信时间的力量。我一直都知道时间是世间最公平的,它赋予我们所有人一样的权利,也是最残忍的,自己的努力透过时间能够方法无数倍。现在我又觉得时间是漫长的,每个人的个性决定了他们的改变程度,“花开有期”,无论自己多么着急,当正确的时间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切显得那么的平常。面对着这种透入心底的矛盾感,我情不自禁的询问自己:排除掉以上所提到的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感到越发的敬畏和沉重?

回答这个问题,自己有些不知所措,这个事情其实前段时间并没有,仅仅是在最近这一个月才形成,尤其是看到一些学生有巨大的改变,而一些本应该有改变的学生没有变化,前者已经在之前解释过,那后者原因是什么?也许事情很明显,因为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导致老师教学的多变,然而老师的多变则需要了解,了解知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了解学生和自己之间掌握知识的差别,了解很多信息,而这些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面对着需要教授的知识,自己每一步都需要结合学生认真的思索下一句话需要说的内容,这考验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整体框架,而这一点是自己目前做不到位的,做不到位自然便会着急,着急带来的不仅仅是燥意,还有说不清的心虚,因为不清楚学生不改变的具体原因,没有按照正常发展的现象自然会让自己无法面对肩上的责任,说的这么明白,那下一步应该如何做,很清楚。

读书学习也许解决不了一些事情,但是绝对能够解决很多疑惑,对于目前的自己来说,认真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底气和精气神自然便会来了,总归一句话: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相关文章

  • 往往妻皇良

    往往妻罔罔,罔罔唐耳皇。 皇皇妻七良,良人在此方。

  • 清谷幽幽鸟兽响, 风叶摇摇水波痒。 落影单单妒景长, 栀子恨比去年香。

  • 枫叶情似火 松柏亦常青 十年回乡路 岁岁梦常温 青丝银发怨 念转天地新 红颜白首罔 门外孟公呤

  • 这一身的繁华兴落,何时不能舍了它去 总有牵绊难离,却不是我不舍得,如我淡漠归尘,总有人曾经千万苦楚也随我去了,并同...

  • 风一更 雨一更 残阳落下 何处是黄昏?

  • 我以为生命可以如风,吹来吹去,不留踪影。我以为灵魂可以清静,走的出凡俗,走的过利禄功名。我以为人人都可以快乐如精灵...

  • 无论阳光明媚 还是电闪雷鸣 总...

  • 尼采说,我爱以血书者。所思所感,皆可成诗,诗者,书真情也。 诗中有大道,我手写我心。 罔 惘时伤悲望月明,群星闪闪...

  • 他想用手指去碰触,但那个形象却像带着颜色的雾一样散向四处,渺渺茫茫,到处都是晦暗的色彩。 雾一直在向四面弥漫,逐渐...

  • 我好累,不对。我一点都不累,我只是迷茫,迷茫太久了。迷茫到自己连累与不累都分不清楚了,背着一身孱弱的皮囊重复着一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fc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