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文集
教会崇拜的省思(上)/周腓力

教会崇拜的省思(上)/周腓力

作者: 77f28f879b7c | 来源:发表于2018-02-08 17:29 被阅读1156次

教会崇拜的省思

周腓力(学院老师)

在这样一个不断转变、再转变的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变化,主流思想被不断更新。不同的教会对崇拜的转变亦是天翻地覆,足以媲美宗教改革时期!面对如此犀利的转变、再转变文化,温州大部分教会依然“我行我素”!对于教会的崇拜没有任何的反思。依稀记得这样几个画面:

画面一:温州某教会青年团契崇拜。九点开始聚会,敬拜人员和司琴上台,带领弟兄姐妹一起诗歌敬拜。偶有不会唱则自动跳过,再选诗歌。九点半诗歌敬拜结束,祷告然后邀请传道人证道。最后一个环节通常带领的人有三种选择:要么直接主祷文结束聚会;要么带领一首诗歌然后主祷文结束聚会;要么带领诗歌祷告之后再主祷文结束聚会。实在难以看出精心准备的态度与敬畏之心。不过,“好处”在于帮助带领者激发“临场应变能力”。

画面二:温州某牧区培灵会。一开始,牧区乐队带领诗歌敬拜。一位主领带着六位伴唱。台上则陶醉在表演中,台下则交头接耳,来回走动。诗歌结束是证道,然后祷告散会。饭后没有几分钟接到某人电话:“下午诗歌敬拜之后,证道之前我们片区的青年人献诗”。新鲜出炉的诗歌,没有任何排练,连自己的队友是谁都不知道!然后上台献唱!是指标人物吗?还是走走过场呢?完全失去对神当有的敬畏之心。

画面三,温州某教会,被温州传统教会称之为“成功神学的教会”和“过于活泼的教会”。每次崇拜之前精心准备。各个环节各司其职。所有参加侍奉的人员一起祷告!深怕忽略某个细节!在敬拜中弟兄姐妹全身心的投入,不知不觉置身其中!

这三个画面并不是一个个体,某种意义来说代表了温州现今不同的崇拜模式。前面两个画面,是千篇一律模式。因此,对于教会的崇拜需要再次认识且反思。


一、崇拜的概念

记得一次主日崇拜,早上八点(八点半开始崇拜)接到教会负责人的电话:“周弟兄,今天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席主日崇拜,能否替我带领敬拜!”我回复:“我不会温州话,而且我也没有准备!”负责人的回复:“没事的,崇拜也就是这样,不过是如此如此!”这样的心态,让我切身体会到,很多弟兄对崇拜完全没有概念!崇拜是什么?

马丁路德说:“在崇拜中,我们聚会一起聆听并讨论神的话语,然后赞美神、歌颂和祷告。”意思我们在一起崇拜,一起聆听神的话语,寻求神的旨意,然后对此以赞美和祈祷作为完全的回应。[1]

郭立特说:“崇拜并不是始於一股欣悦与兴奋之感觉,将人从自我带至零星福乐之境;乃是开始于我们在钉十字架的基督面前。因此崇拜是以荣耀神为目的,其中包括整个的生活和生命的整体;因为他是我们对无所不知的反应,而祂在宇宙中是主动的。”[2]

何嘉敏说:教会的崇拜是约中的敬拜,突显神人的关系;是神与人相遇的经历,一群人对神在耶稣基督里的自我启示做出一种爱的回应;也是以基督为中心的庆典,是庆贺耶稣基督的,并与他相连的聚会。[3]在崇拜中我们需要肯定自己是在主里“约中人”的身份与主相遇,并聆听神的话语,活出被更新的生命。

韦柏说:“崇拜是什么?崇拜实行上帝的故事!”[4]意思就是崇拜宣告、上演和歌唱上帝的故事。崇拜不是节目,并不是向宗教消费主义表演、提供娱乐和满足。崇拜也不是关于我。崇拜乃是叙事,也是一种行动。[5]以行动来回应神对我们拣选的爱和恩典!

萧克谐描述,“崇拜是信徒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环,因为他是每一个信徒不能缺少的;但他也代表灵性经验的最高的境界,是神与人的直接交往”[6]

透过这五位作者对崇拜的理解,从中大致归类为几个要点:

其一、崇拜以荣耀神为目的,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三位一体的神。唯有祂是有价值的,是值得敬拜和尊崇。

其二、崇拜是人的活动,人作为儿子、约中人、敬拜者对神自我启示的回应,也是对神的救赎恩典的回应。这种回应不应该被地点所限制,也不应该被某个时间点所隔离。人要在言语上歌颂神,也需要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涌流而出。诗人在诗篇45:1“我心里涌出美慈”。[7]

其三,崇拜是赞美歌颂,包含祈祷、祝福,聆听圣言。在整个过程中表达人的感谢与赞美,追忆人的信仰以及过往的历史。以心灵和诚实面对自身的信仰!

其四、崇拜是庄严、尊重与敬畏的事奉;正如圣经所说“惟耶和华在他的殿中,全地的人都在他面前肃敬静默”。这不是空洞的固有的形式。需要全人的投入,包括人的理性和感性。

所以崇拜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进行时态,是谦卑的表达内心极度的尊荣与委身。他不是一种简单的宗教仪式,也不是动人的音乐。他是让人体会耶稣基督无私奉献的爱,也因此聚集在一处,歌颂、述说神的其妙作为。

以这样的概念去比较温州教会目前主日崇拜的状况,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惨不忍睹。在安排上简单、无特定意义,崇拜不过是一种外在且一成不变的仪式。很多人知道几十年都是如此,却不知道几十年了为什么如此。每次的崇拜依然按照几十年前的模式——诗歌、纪念耶稣祷告、敬拜神祷告、讲道,结束祷告。虽然简单但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社会政治背景。几十年前,中国处于社会动荡之中,人们对这样一份真实的信仰弥足珍贵。对上帝是敬畏、是热爱、是顺服和尊崇。他们的崇拜活出神的荣耀。与现今只有表面没有实质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教会必须重新认识崇拜概念,并更加深入的从圣经本身看崇拜。


二、从圣经看崇拜

在旧约中,族长时期,崇拜开始萌芽。创世记八20「挪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崇拜开始慢慢与祭坛发生紧密的联系。献祭是人类献身于神的表示,献上祭物与建造祭坛被认为是族长时代以色列人崇拜的基本元素。[8]创世记十二8「亚伯拉罕在伯特利建祭坛」;创世记二十六25「以撒在别是巴建祭坛」;创世记三十五7「雅各在路斯也同样献上祭」。而亚伯拉罕献上以撒为祭物的故事,突显献祭的顺服、信心的回应。难怪加尔文曾描述:“神命人献祭,不是要给崇拜祂的人,更多世物的烦扰;相反地,神是要提升人的心灵。这从神的本性也可以看到:神的本性既是属灵,自然之友属灵的敬拜才能满足祂”。所以,献祭本身是对神的一种回应,更是一种福分。

这种福分来自于白白得来的恩典。是因着神丰富的应许,而这应许来自于神的约。我们都是约中人,我们都是在约中崇拜神。[9]创世记十七章11「你们都要受割礼,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记号」。所以行割礼是另一个与崇拜有关的要素,他代表着完全的顺服,完全的遵从。因此崇拜中需要谨记约中人的身份,并清楚我们与神的关系。

在摩西时代崇拜开始慢慢发展。申命记第六章,上帝指示摩西崇拜需要开启记念模式。记念上帝在历史中的所有拯救行动。[10]西奈山上的立约,更是神确立以色列民的身份,并颁布律法。出埃及记二十四1-8,神与以色列民相聚在西奈山,呈现了崇拜的雏形:首先这聚会是神召开的;其次人们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全情投入到崇拜中;再次,在崇拜中神想祂的子民说话。而以色列民则是全然接受神的契约,并对契约完全的赞同和遵行![11]渐渐地,逾越节,安息日等在摩西的指导下开始集体崇拜。在出埃及记中神也指示摩西开始建造会幕。以色列民有了一个与神见面,崇拜神的地方。

在列王时期,随着大卫王朝的建立,耶路撒冷开始成为崇拜的中心。圣殿事工开始筹划,崇拜仪式,崇拜音乐团队,慢慢开始兴起。所罗门继位之后圣殿被建立,并成为以色列的中心圣所,全境的崇拜中心。圣殿也被分别为圣,繁多的礼仪开始出现,这些仪式被作为人崇拜的一种有型的见证。这些仪式丝毫不打折扣的遵守神所设定的规范。以色列在圣殿中向神唱诗赞美、祷告、祈求、聆听神的话语。这种崇拜显示出崇拜者全人、全意、全情、全体参与的经历。[12]

被掳归回时期,以色列民被掳巴比伦,失去圣殿的以色列民没有停止对神的崇拜。因而集体崇拜被个人崇拜取代,个人崇拜更注重认罪,祷告,诗歌赞美等。虽然美好,但是少了神话语的教导。为了能够聆听圣经的话语,会堂模式开始被建立。会堂成了犹太人教育,社交和崇拜中心。会堂崇拜通常以赞美开始,然后祷告、读经、教训、圣经教导等。在会堂崇拜中,并不像圣殿崇拜,需要神职人员。相反的非神职人员参与事奉,而礼仪形式比起圣殿崇拜简单得多。正因为会堂崇拜的兴起,使得犹太宗教的传统得以保存,代代相传。[13]

综上所述旧约时期,崇拜中特别强调以色列人的生活需要以神的主权为中心;以色列人不能以自己喜好的方式来亲近神,乃是遵行神的吩咐。神要亲自带领以色列人如何崇拜;即使后期被掳巴比伦,以色列人承接犹太传统进行崇拜仪式。虽然有所改变,但是以色列人与神的关系得以建立,重新被肯定并更新。[14]

相比较旧约,新约崇拜的发展更快,更复杂。新约简单论及诗歌、声明、祝福、赞美诗和字里行间对崇拜的微妙描述。而根本的区别在于,新约充满耶稣基督的特征,基督是基督徒信仰的中心。约翰福音四23「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充分说明了耶稣基督是崇拜的起始。耶稣将万人带到父神的真理中,让人以信心和顺服把荣耀归给天父。

在以弗所书一3-14,

3「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6「使他荣耀的恩典得著称赞」。……12「叫他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称赞」。……14「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神之民被赎,使他的荣耀得著称赞。」

这段经文的开始和结尾都要求读者敬拜神。甚至在文中三次出现“使祂的荣耀得着称赞”。我们的救恩单单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我们应该使祂的荣耀得着称赞。因此,以弗所书另外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崇拜。[15]

在腓立比书二5-11节,则强调人活着的目标就是荣耀神。每个人都要屈膝,口里承认被高举的基督。这一切都将“使祂的荣耀得着称赞。”[16]荣耀神是圣经神学的基础。我们受造是为了敬拜神。我们蒙救赎是为了敬拜神。我们将在祂的面前永远活着,是为了敬拜神。

所以在新约圣经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神的崇拜。虽然没有留下相关的崇拜程序,但是有描述崇拜的相关活动。例如:音乐。玛利亚的《尊主颂》(路一46-55)、《西面颂》(二29-32)。在以弗所书,歌罗西书、启示录等书卷都可以找到相关诗歌。崇拜者以唱吟诗篇、圣诗、灵歌来想神表达感恩的赞美。

读经。耶稣曾在会堂中读经,旧约圣经继续成为基督徒崇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讲道。保罗曾经在临终前祝福福提摩太要忠实的传扬神的道。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

祷告。登山宝训主耶稣特别教导祷告的范例。五旬节圣灵降临,使徒们开始彼此擘饼、祈祷。

圣礼。耶稣要求跟随祂的人受主餐和浸礼。祂要求门徒以守主餐来纪念祂(太二十六26-28)。而浸礼则是承认基督的一种外在表现,在加拉太书三27「你们受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浸礼和主餐是基督徒崇拜特有的。[17]

这些活动,在温州教会的崇拜中依然可见,只是初衷产生改变,心态产生改变。脱离了圣经所要求的心灵和诚实,不管如何,圣经的教导是清楚直接的,当以敬畏的心荣耀真神,崇拜祂。以此为我们人生的福乐和目的。

待续……

崇拜的省思(下)https://www.jianshu.com/p/837502b868c4


[1] 陈康,《崇拜与圣乐》,香港:基道出版社,2005,7。

[2] 郭立特著;陈锡辉译,《基督教的崇拜》,香港:道声出版社,1988,13。

[3] 何嘉敏,《崇拜与声乐随想》,香港:浸信会出版社,2011,18。

[4] 韦柏著;陈永财译,《崇拜:历久常新》,香港:基道出版社,2009,8。

[5] 同上,19。

[6]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3,182。

[7] 陈康,《崇拜与圣乐》,香港:基道出版社,2005,20。

[8] 陈康,《崇拜与圣乐》,香港:基道出版社,2005,23。

[9] 何嘉敏,《崇拜与声乐随想》,香港:浸信会出版社,2011,20。

[10] 韦柏著;陈永财译,《崇拜:历久常新》,香港:基道出版社,2009,26。

[11] 陈康,《崇拜与圣乐》,香港:基道出版社,2005,25。

[12]同上,28。

[13]同上,30。

[14] 威廉•端力斯著;冯美昌译,《认识旧约神学主题》,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33。

[15] 艾荣恩著;平山译,《敬拜新视野》,台北:校园出版社,2004,41。

[16] 艾荣恩著;平山译,《敬拜新视野》,台北:校园出版社,2004,43

[17] 陈康,《崇拜与圣乐》,香港:基道出版社,2005,36。

相关文章

  • 教会崇拜的省思(上)/周腓力

    教会崇拜的省思 周腓力(学院老师) 在这样一个不断转变、再转变的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变化,主流思想被不断更新。...

  • 阿维尼翁之囚

    罗马教廷迁至阿维尼翁,始自13世纪末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为争夺统治权及教会财产的斗争。法国国王腓力四...

  • 主日崇拜的重要

    问:主日崇拜期间,教会可以组织其它事工吗? 答:崇拜是神圣的,教会组织活动不可和崇拜相冲突,不要影响崇拜。 主日主...

  • 唱诗班灵修手册59(谢炳国 著)

    第五十九篇:诗歌与崇拜 今天我们来谈谈诗歌与崇拜。教会在每次崇拜的时候都会唱诗歌。有的教会还专门举行音乐崇拜。诗歌...

  • 研经日课: 腓立比书 简介

    腓立比书****Philippians 引言 保罗对腓立比教会基督徒的爱心是特别不同的(参1:8;4:1)。他们一...

  • 灵修|约翰福音七

    又过了一天,耶稣决定去加利利。祂遇见了腓力,就对他说:“跟从我!” 腓力是伯赛大人,与彼得、安得烈是同乡。 腓力去...

  • 希律腓力第一至希律王亚基帕一世

    (四)希律腓力第一(至公元34年)第二代 希律腓力第一是大希律的第3妻子米利玛(Mariamme)所生,也称腓力一...

  • 法国国王画像——卡佩王朝

    雨果·卡佩 罗贝尔二世 亨利一世 腓力一世 路易六世 路易七世 腓力二世 路易八世 路易九世 腓力三世 腓力四世 ...

  • 靠主才能喜乐

    《腓立比书》是使徒保罗在罗马监狱中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书信,保罗在监狱中不但没有埋怨,反倒极其喜乐,这时的他已经过着在...

  • 传福音的腓利——《使徒行传》8—11章

    腓利被称为“传福音的”,这腓利不是主的十二门徒同名的“腓力”。 八至十一章可记下的内容挺多,八章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会崇拜的省思(上)/周腓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gt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