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跟我读论语之微子篇

跟我读论语之微子篇

作者: 陌路听雨 | 来源:发表于2022-06-04 19:30 被阅读0次

好长时间没有更新了,今天把第十八篇全篇发出。

在微子篇里面出现了很多人物的影像:以宋国继殷商的微子;帝辛的叔叔,为之奴的箕子,因为谏而被帝辛破腹挖心的比干;有坐怀不乱,虽道之不行,却无意去国的柳下惠;还有纳谏如流,犯错如流的齐景公;有因为女乐三日不朝的季桓子,当然还有鲁国君;既有楚狂接舆,又有耦而耕的长沮桀溺,还有请子路吃饭的隐者。

里面还有伯夷、叔齐,虞仲,伊逸,朱张,少连;还有……虽然只有十一章,却记载了太多的故事。

318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纣王无道。微子便离开了他,箕子沦落为他的奴仆,比干因劝谏而被杀。孔子说:“这是殷朝三位仁德的人啊。”

朱子:微、箕,二国名。子,爵也。微子,纣庶兄;箕子、比干,纣诸父。微子见纣无道,去之以存宗祠。箕子、比干皆谏,纣杀比干,囚箕子以为奴,箕子因佯狂而受辱。三人之行不同,而同出于至诚恻怛(da)之意,故不咈乎爱之理,而有以全其心之德也。杨氏曰:“此三人者,各得其本心,故同谓之仁。”

3182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当鲁国的司法刑狱官时,多次被免职。有人说:“你不可以到其它的国家去吗?”柳下惠说:“我以正直的道义来侍奉人君,到哪里将不被罢免呢?我如果用邪道去侍奉人君,又何必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朱子:士师,狱官。黜,退也。柳下惠三黜不去,而其辞气雍容如此、可谓和矣。然其不能枉道之意,则有确乎其不可拔者。是则所谓必以其道、而不自失焉者也。胡氏曰:“此必有孔子断之之言,而亡之矣。”

3183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打算时说:“像鲁国国君给予季氏那样高的礼节,我就不能了;我要用介于季氏和孟孙氏之间的待遇来对待他。”又说:“我已经老了,不能用他了。”于是,孔子便离开了齐国。

朱子:鲁三卿,季氏最贵,孟氏为下卿。孔子去之,事见《世家》。然此言必非面语孔子,盖自以告其臣,而孔子闻之尔。程子曰:“季氏强臣,君待之之礼极隆,然非所以待孔子也。以季、孟之间待之,则礼亦至矣。然复曰‘吾老矣,不能用也’,故孔子去之。盖不系待之轻重,特以不用而去尔。”

3184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齐国送了许多歌妓舞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连续好多天不理朝政。于是,孔子便离开了鲁国。

朱子:归,如字,或作馈。朝,音潮。季桓子,鲁大夫,名斯。按《史记》:“定公十四年,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齐人惧,归女乐以沮之。”尹氏曰:“受女乐而怠于政事如此,其简贤弃礼、不足与有为可知矣,夫子所以行也。所谓‘见及而作,不俟终日’者与?”范氏曰:“此篇记圣贤之出处,而折衷以圣人之行,所以明中庸之道也。”

318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车前说:“凤凰啊!凤凰啊!怎么你的德如此的衰微呢?过去的事无法挽回了,将来的事还可以补救啊。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去做官的人实在是危险啊。”孔子下车,想与他交谈。他却快步地离开了,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朱子:接舆,楚人,佯狂辟世。夫子时将适楚,故接舆歌而过其车前也。凤,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接舆以比孔子,而讥其不能隐为“德衰”也,“来者可追”,言及今尚可隐去。已,止也。而,语助辞。殆,危也。接舆盖知尊孔子而趋不同者也。孔子下车,盖欲告之以出处之意。接舆自以为是,故不欲闻而辟之也。

3186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长沮桀溺两个人一起在田间耕作。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向他们打听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驾车的人是谁呀?”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知道去渡口的路的。”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说:“是。”桀溺说:“不善的事像洪水一样的到处弥漫,你们谁能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随躲避世人的人,哪里跟得上跟随躲避世道的人呢?”他们一边说一边不停地耙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子路回来把自己的所遇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叹息了一会,说:“飞禽和走兽是不可同群共处的,我不同世人相处又和谁相处呢?假若天下太平了,我就不会去改变它了。”

朱子:二人,隐者。耦,并耕也。时孔子自楚反乎蔡。津,济度处。执舆,执辔在车也。盖本子路御而执辔,今下问津,故夫子代之也。知津,言数周流,自知津处。耰(you),音忧。滔滔,流而不反之意。以,犹与也。言天下皆乱,将谁与变易之?而,汝也。辟人,谓孔子。辟世,桀溺自谓。耰,覆种也。亦不告以津处。怃(wu)。与,如字。怃然,犹怅然,惜其不喻己意也。言所当与同群者,斯人而已,岂可绝人逃世以为洁哉?天下若已平治,则我无用变易之。正为天下无道,故欲以道易之耳。程子曰:“圣人不敢有忘天下之心,故其言如此也。”张子曰:“圣人之仁,不以无道,必天下而弃之也。”

3187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又一次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上前问道:“您那见到我的先生了吗?”老人说:“我看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个是你的先生呀?”说完,便把拐杖插在地上,开始除草。子路拱手站在了一旁。老人留子路在他家住宿,并杀鸡煮饭给子路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和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辞别赶上孔子,把昨天的事告诉了他。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便命子路返回去见那位老人。到了那里,老人已经出门了。子路对老人的两个儿子说:“不做官不合乎大义。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么能废弃呢?只想洁身自好,却为什么要破坏君臣之间的礼节呢?君子之所以出来为国家做事,只是为了推行正道大义。至于主张不能得到实行,其实早已知道了。”

朱子:丈人,亦隐者。蓧(diao),竹器。分,辨也。五谷不分,犹言不辨菽麦尔,责其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也。植,立之也。芸,去草也。“子路拱”句,知其隐者,敬之也。食,音si。孔子使子路反见之,盖欲告之以君臣之义。而丈人意子路必将复来,故先去之以灭其迹,亦接舆之意也。盖丈人之接子路甚倨,而子路益恭,丈人因见其二子焉,则于长幼之节,固知其不可废矣。故因其所明以晓之。伦,序也。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然谓之义,则事之可否,身之去就,亦自有不可苟者。是以虽不洁身以乱伦,亦非忘义以徇禄也。范氏曰:“隐者为高,故往而不返。仕者为通,故溺而不止。不与鸟兽同群,则决性命之情以饕(tao)富贵。此二者皆惑也。是以依乎中庸者为难。唯圣人不废君臣之义,而必以其正,所以或出或处而终不离于道也。”

3188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避世隐居的高人: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就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不免有些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了自己的身份,但他们说话合乎法度,行为经过思考,也不过如此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隐居避世,说话放肆直言,能洁身自好,被废弃官位也是他的权变之术。我和他们不同,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朱子:逸,遗逸。民者,无位之称。虞仲,即仲雍,与泰仲同窜荆蛮者。夷逸、朱张,不见经传。少连,东夷人。柳下惠,事见上。伦,义理之次第也。虑,思虑也。中虑,言有意义合人心。少连事不经考。仲雍居吴。断发文身,裸以为饰。隐居独善,合乎道之清。放言自废,合乎道之权。孟子曰:“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所谓无可无不可也。谢氏曰:“七人隐遁不污则同,其立心造行则异。伯夷、叔齐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盖已遁世离群矣。下圣人一等,此其最高与!柳下惠、少连,虽降志而不枉己,虽辱身而不求合,其心有不屑也,故言能中伦,行能中虑。虞仲、夷逸,隐居放言,则言不合先王之法者多矣。然清而不污也,权而适宜也,与方外之士害义伤教而乱大伦者殊科。是以均谓之逸民。”尹氏曰:“七人各守其一节,而孔子则无可无不可,此所以常适其可,而异于逸民之徒也。杨雄曰:”观乎圣人则见贤人。是以孟子语夷、惠,亦必以孔子断之。”

3189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太师挚去了齐国,二饭乐师干去了楚国,三饭乐师缭去了蔡国,四饭乐师缺去了秦国。鼓师方叔去了黄河上游一带隐居,摇小鼓的武去了汉水一带隐居了,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去了海滨。

朱子:大,音太。大师,鲁乐官之长。挚,其名也。饭,扶晚反。缭,音了。“亚饭”以下,以乐侑食之官。干、缭、缺,皆名也。鼓,击鼓者。方叔,名。河,河内。鼗(tao),徒刀反。播,摇也。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炳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武,名也。汉,汉中。少师,乐官之佐。阳、襄,二人名。襄即孔子所从学琴者。海,海岛也。此记贤人之隐遁以附前章,然未必夫子之言也。末章放此。张子曰:“周衰乐疲,夫子自卫反鲁,一尝治之,其后伶人贱工识乐之正。及鲁益衰,三桓僭妄,自太师以下,皆知散之四方、逾河蹈海以去乱。圣人俄顷之助,功化如此。‘如有用我,期月而可。’岂虚言哉?”

31810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周公对鲁公伯禽说:“君子不要怠慢自己的亲族,不要让大臣们抱怨自己没有信用。旧臣故人如果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们。不要求全责备于某一个人。”

朱子:施,陆氏本作弛,福本同。鲁公,周公子伯禽也。弛,遗弃也。以,用也。大臣非其人则去之,在其位则不可不用。大故,谓恶逆。李氏曰:“四者皆君子之事,忠厚之至也。”胡氏曰:“此伯禽受封治国,周公训诫之辞。鲁人传颂久而不忘也。其或夫子尝与门弟子言之与?”

31811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周朝曾有八位名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朱子:或曰:“成王时人”,或曰:“宣王时人”。盖一母四乳而生八子也。然不可考矣。张子曰:“记善人之多也。”愚按:此篇孔子于三仁、逸民、师挚、八士,既皆称赞而品列之;于接舆、沮、溺、丈人,又每有惓惓接引之意。皆衰世之志也,其所感者深矣!在陈之叹,盖亦如此。三仁则无间然矣。其余数君子者,亦皆一世之高士。若使得闻圣人之道,以裁其所过而勉其所不及,则其所立岂止于此而已哉?

相关文章

  • 跟我读论语之微子篇

    好长时间没有更新了,今天把第十八篇全篇发出。 在微子篇里面出现了很多人物的影像:以宋国继殷商的微子;帝辛的叔叔,为...

  • 殷有三仁焉

    读《论语》感悟(191) 原文: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书中译文: 微子离开了...

  •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论语》微子篇第十八01 【原文】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大意】(纣王昏乱残...

  • 《论语》微子篇第十八11章

    2022年7月22日 酷暑 《论语》微子篇.第一章 【原文】 微子去之①,箕子为之奴②比干谏而死③。孔子曰:“殷有...

  • 愚子读《论语》十五

    愚子读《论语》十五 在《论语·泰伯篇》中有句话至今备受争议,全文如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对于这句话...

  • 20181217第204《论语微子》

    微子篇第十八论语目录 18.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18.2 柳下惠为士师...

  • 读·论语(十八):微子篇

    关键义:良臣择主 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手记: 君主不仁,臣子应以杀身...

  • 《微子篇》复盘

    《微子篇》是《论语》当中的第十八篇章。 这章主要是讲述了一些佚名隐士。 一、隐士之为隐士 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

  • 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2.13〉

    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2.13〉 读/衣者郭郭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

  • 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2.5〉

    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2.5〉 读/衣者郭郭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我读论语之微子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hl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