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第一次不看春晚。
看之前,网上就流传,今年春晚都是流量,老牌演员的节目全部被毙了,就连这几年最好笑的人,沈腾,都无缘春晚了。
好像很难再有期待。
春晚很早就停止了内容的创新,每个板块相对固定,主题也是限定的命题(一定会把当年的热点搬上舞台)。
一直在舞美上翻花样。
繁复,华美,色彩越来越闹眼睛,伴舞人数也越来越多,恨不得站满了整个舞台。
可惜,也只停留在外壳。
终于失去了耐心,不想再看这些网络段子拼凑起的大拼盘了。
……
我一直觉得,春晚代表了电视人的一种风骨,一种,不管外面世界怎么变,回到这里,就是回到家的感觉。
而且,我一直觉得,春晚和网络之间是有“壁垒”的。
我每天在网上都能刷到的口水内容,没必要在春晚这么庄重的舞台上再炒一次冷饭。
但,春晚到底还是丢失了自己。
它越来越媚俗,越来越讨好众人,恨不得把所有人喜欢的元素,一一叠加上去,变成一个可怕的,怪异的元素之塔。
但,这样就不美了啊。
……
中国画的精髓,就在于留白。
可春晚的画面,恨不得塞满整个屏幕,一点呼吸的空间都不留。
……
今晚,看了一下网络春晚。
啊,不虚此行:
清华大学均龄70+的老人,合唱“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一边唱还一边跳,活力十足。
方锦龙大师,再一次和年轻人玩在一起。
华西老腔,和女孩子超燃乐队的配搭。
《无名之辈》,经典又大热的年轻人之歌。
《西游记》和悟空,年轻人心目中的神圣元素。
……
这里的编导,有情怀,有审美,有艺术格调。
请来的艺术家,独自一人也可撑起舞台,让你安安静静欣赏音乐和舞蹈的魅力。
没有闹哄哄的伴舞,也没有太繁复,吵到眼睛都色彩。
一切都很有品位。
值得一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