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是个好孩子,当别人在假期里还极力推崇“一支笔,一盏灯,一个人,一份作业,一个晚上,一个奇迹”的时候,我早早规划好了自己每天的任务量,绝不会等到最后一晚拼上小命,第二天留下一具尸体。我在制定计划时对自己非常之“心狠手辣”,每天安排得妥妥的,从几点起床到几点熄灯睡觉,满满当当,一气呵成,自我感觉良好。还在心里窃喜:这个假期一小半写作业,一大半出去浪。人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任何经验教训,即使历史一次又一次给我爆锤,我也从来没有一天能完整写完计划中的作业量。
当我发现,今年不得已要在家里学习的时候,我双股战战,几欲先走,奈何新冠病毒在外横行霸道。在“大概率立刻挂掉和以后有可能挂”这道选择题上,我选择了后者。结果就是自己一边焦虑,一边无动于衷。唉,想想都敢群体免疫的外国人,我@#¥%&*
期待着能有一个好电影能让我迷途知返,于是我开始从IMDB、豆瓣等网站找电影;也期待着能有一场演讲能让我豁然开朗,于是我又开始逛TED、开讲啦。有些确实很有触动,可也就是三分钟热度,顶多维持一两天。也期待着出去给心灵放个假,休息休息,回来就能安心了,于是我去海边,想体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可海边那么多人哦,以前人少的地方现在都在大兴土木,一趟下来,感觉又浪费了时间,变得更加焦虑。我非常迫切地想让心静下来,甚至买了练瑜伽的书。
在这个资讯满天飞的时代,要变得更加波澜不惊。在家的懒散状态,以及触手可及的手机,让时间过得飞快,玩手机也成瘾。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经常忘带手机的人了。我承认我输了,输给了屏幕背后数以千计优化算法让用户忍不住拿起手机的程序猿和攻城狮。有了手机,人们有了可以打发无聊时间的工具,但也缺失了那些能在无聊时发呆找到的平静。
这么多年了,我发现一个电影、一场演讲,甚至一件事、一个人带来的影响好像都是有限的哦,改变好像也不可能马上就发生哦。有人说成长是一瞬间的事,是否看到了之前积累的量变呢?我不知道别人,只是觉得自己如果想走出阴影或者有所改变,都是需要一点一点来的吧。同理,自己的堕落也是一点一点发生的吧,它小到你无法察觉,等你发现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质变了吧。
人生如此艰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即使顺水行舟,也有人争先恐后。人人都爱舒适,提前享受的舒适,怕是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