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私塾拆解,刚刚再看一遍,看出了些很有意思的地方,收获清奇!
群体迷思和自由意志完全可以合在一起看,一体两面,互为表里
群体迷思是什么:一个群体在某一方面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声音,群体内的人在领域内会不自觉向着统一靠拢,否则就会被排出群体,以此凝聚群体,统一力量,集中发力
自由意志是什么:用绝大部分的“二手信息”加上可能存在的极少的“一手信息”以独立客观的思想与逻辑得到的思考与其成果
乍一看,群体迷思似乎除了团结外,没什么其他作用,事实上群体迷思的名声也确实一直不怎么好,比如乌合之众就是对群体最普遍的共识
但群体真正的意义在哪?
历史上思想璀璨的独立意志千千万万,但能将思想完整传承到现在的可以断言没有比如屈原的思想很高洁,楚辞也很美,但只有部分传承下来
反而是千年以来,通过端午节纪念的方式,将其核心精华以群众的行动传承了下来,让后人能领会其高洁“精华”,而之前之后的类似的“高洁的片段”也通过“挂靠”的方式随着端午一起传承,或有丢失,不失本真
类似还有各种俗语俚语,各种奇奇怪怪的风俗
说的四种境界,初始的境界是看山是山,最终的境界是看山还是山,虽然需要经历许多,才能明白为什么山还是山,但不妨碍在之前迅速学会用看山是山这个“终极武器简约版”降维打击
最通常的例子就是:出门在外要与人为善。只告诉你要与人为善,并没有告诉太多具体场景应该有什么变通应对,但在社会安好时,却能最大程度获取助力
此为以言行为先导,延后明晰义理
相反的情况通常出现在个人身上,为什么有那么多“道理我都懂,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其“懂了的思想”本身并没有存储在其言行中,存储在其“系统一”中,每次需要使用时,还需要花费巨大代价将一片片碎片找出,验证是否合适,再组合,等完工发现,已经没用了!!!
正是意志超越言行太多,终被拖回(言行)“均值”
所以言行本身就是思想最好的载体,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就是这意思了
不然言行就会作为思想的“均值”不断拉扯思想回归,(独立)思想离(群体)言行越远,拉扯损耗越大
当一个人初入社会,只需要和群体“对接”(插入U盘)就能以最高效的速度接收到前人总结出的精华(以及糟粕)——先不管其它,升到平均等级(言行)再说
而群体对自由意志的压制,本身也是对群体智慧的一种保护和维持——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如果不加检验就能影响群体意志的话,一是后果未知,而是传播重新学习成本巨大,大部分情况下得不偿失——这和基因变异的情况是类似的——绝大部分变异都是有害或者无用的,原有基因会以“显性”状态姿态对其进行压制,直到出现意外,在某些个体上获得巨大优势时,才有可能以“隐性”姿态增加出现机会,再然后经过漫长时间也许能进化成“显性”
群体进化之路漫长,但稳定,也很难出现个体的一朝顿悟,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情况,但进化之后就再难倒退了,不会出现某个个体意外消亡,某个群体智慧消亡的情况,这不就是社会版的“群体云”么?
群体可以长期稳定保存智慧(糟粕),但很难被短时间内进行巨大改变,个体大部分在均值附近,少数天才能具有超出群体和时代很远的“远见”,天才与群体的矛盾短时间内(天才一生)似乎是无解的
这正因此,天才大多离群索居,若不然,通常都被群体狠狠伤害
那超出群体太多的天才,既不想被群体排斥伤害压制拖回均值一起“浊浊”,又不想完全离群索居,该如何做呢?
一种可行办法就是建立多级的“护城河”了,比如诸葛亮居于茅庐,周围人都不甚明其详,但千里之外都有“次几级”的人才向各个诸侯推举,造势不过天才自处自保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