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一天,我就开始布置教室(新教室本学期迁在了小学部),其实也简单,无非是:将桌椅重新摆放整齐,地面拖得保证没有严重污渍,干净的黑板上写上欢迎辞,墙上张贴上励志性标语,张贴公示栏、图书角、卫生角等字样。能打印的打印,能手写的手写,我有时候很乐意做诸如此类的小活儿,放松,有趣,再来点小创意。“卫生角”三个字,先用圆规画好再剪成圆形,黑字白纸,贴成一竖排,一进后门就能看见,也很好看。
第二天,晨读,我在学生的“波澜壮阔”读书声中沉浸、踱步。突然,发现“卫生角”三个字竟遭遇了意外――
只见,好好的三个圆形,“卫”的右上角、“角”的左下角竟分别被人生生扣去一个小圆片,远处看不清,近看又颇似被天狗吞隐的月食。是谁恶意为之,却又能做到这样精细而创意?
我走近,考察现场,准备破案。咦?什么情况?
那缺如的圆形,原来是被折上来,折成了一只小船型,上面还有网丝纠缠。船里会住着肇事者?我小心而努力地揭开一只船,发现了一只虫子,丝毫没有被打扰似的,躺在里面安静睡眠;另一只船中,也躺着同样安静的虫子一枚。很显然,它们把这里当成了安逸的家。
我不惊扰它们,但是那个被我摊开的家我已经无法帮它们还原。两只虫子就这样暴露着,似乎随时都有被学生发现,然后葬身于他们的好奇中。
但,我帮不了它们。
……
第二天,晨读,我又踱到这里。事情又出现逆袭:被我揭开的茧舱,竟安好无恙,好像从来不曾被打扰不曾被破坏!它们,还在吗?
我想,肯定的。
那就好――它们有它们的生存之道,它们有它们的岁月静好!那我们,要做点什么呢?
“孩子们,有一个伟大的秘密,现在需要你们来探索,去,到后面的卫生角那里去――”有几个男生,终于凑过去。
“小心打开那个被藏起来的角,你发现了什么?”
观望 探索……
后来,这两只虫子和它们的家,成了学生课余的好去处,只观察,不惊扰。
后来,这两只虫子在学生的随笔中出现过,被大肆敬仰。
后来,这个虫子的故事成为材料作文中的素材,不同人有了不同的版本叙述和不同角度启示――
A别埋在书本里了,大自然才是最值得我们敬畏的;
B不在草丛里安身,不在树叶上立命,这绝对是一只追求书香气的伟大的虫子;
C它们从哪里来?如何抵达和相中这里?如何撕开这比身体还要大许多倍的纸片?如何将其折叠又吐丝搭建这样一个家?这两只虫子是姐妹还是夫妻?
D虫子,有如此一段不同凡响的经历,我们,可不可以有一场不同凡响的人生?
……
感谢两只伟大的小虫子,感谢孩子们的不打扰,感谢所有生命的安好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