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后的浮躁
今天是期中考试的第一天,学生们考完四科后晚上还要坐在教室晚自习。作为值班老师,我明显感觉到整个班级的学生们异常浮躁。于是,我让那些坐不住的学生到教室外走动读书。虽然这样可能降低阅读效率,但至少比坐在教室里浮躁好得多。其实,我只是想让学生们顺势而为。
常有学生跟我诉苦,说自己突然感到身体疲乏,学一会儿就觉得累;情绪低落,做什么都没劲;老是出错,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这些时候,他们总觉得生活阴沉沉的,自控力差,没有成就感,容易生气,也不愿意多说话。大多数学生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迷茫,选择硬扛,尤其是那些一直自律、上进的学生。他们受不了这种状态,认为这是松懈和堕落的表现,于是给自己打鸡血,逼自己笑对人生,增加任务或挑战,想尽办法回到以前的状态。可惜,这样只会让自己更痛苦。他们希望我能给出突破的方法,而当我听到他们的描述符合上述两条时,我通常会给出和他们预期完全相反的建议:“不要硬撑,对自己好点,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玩就玩。”他们很吃惊:“什么?你是希望我继续堕落下去吗?”我说:“不不不,我只是希望你顺势而为!”
二、浮躁背后的道理
这里说的“顺势而为”是指遵循生物节律。《认知觉醒》提到这一概念,20世纪初,德国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和阿尔弗雷德·特尔切尔教授长期观察、研究发现人体存在一个神奇的生物节律。这节律包括体力、情绪和智力三个要素,体力周期是23天,情绪周期是28天,智力周期是33天。也就是说,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就会按照“高峰—低谷”的规律波动。由于三个要素的周期不同,所以它们的波峰和波谷经常叠加在一起,导致人们出现莫名其妙的沮丧状态,就像上文描述的那样。这是因为三个低谷叠加在一起了。
当然,既然有低谷叠加的时候,也就会有高峰叠加的时候。是不是有时候感觉精力特别充沛,打篮球时手感超好,记忆力超强,反应超快;就算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能很快调整状态。这些时候,我们就是处于高峰叠加的状态。
浮躁的反义词是沉稳,我们在遵循生物节律的同时,也要学会沉稳。沉稳不仅仅是一种性格特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面对困难、挑战和压力时,我们要学会保持冷静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让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从容不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沉稳还能让我们在面对成功和顺境时保持谦逊和低调,不至于因一时的得意而忘形。
三、如何顺势而为?
了解生物节律后,我们就能更好地顺势而为。在高峰期来临时,我们可以把握机会挑战重要或困难的任务;在低谷期时,我们则应该降低任务难度,避免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者给自己放个假以恢复能量。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根据生物节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在别人看来,我们可能时而兴奋时而消沉,但实际上我们是在遵循自己的生物节律来生活。这种对生物节律的敏感和遵循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状态。
综上所述,一个善于发现和遵循规律的人必定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如、更有成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