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连着看了《无主之作》和《何以为家》两部致郁电影,导致整个人都不不太对劲了。所以虽然有万千感慨,但是碍于心绪难平不适合些东西。只好先缓一缓,不过一觉醒来之后发现关于《无主之作》,说实话我也看的不是很懂。(说懂不懂其实不合适,毕竟我艺术修为基本为零,而且根本欣赏不了毕加索、杜尚的艺术。根本不配评头论足的。)仅仅只记得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想法,比如不选择任何政党的情节、和彩票号码。而且电影本身有很多的全果画面,尤其是男主的姨妈和老婆又都很漂亮。再者不是有这么一个说法:男人的脑子里只有奶子。所以我的注意力可能很多时候都跑偏了。咳咳咳~
轻松的谈完了,回归正题。《何以为家》整体上是相当残酷的一个现实,以赞恩为线索勾画了一个底层或者说边缘社会的景象。曾有人说“世界的疮比世界本身都大”,也有人说“人和邪恶的关系,就像海上的浮冰,人只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所以赞恩所处的位置就是世界的边缘和海面。永远都在直面着邪恶,接触着邪恶。毕竟不是有名言“你在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于是他父亲总是醉醺醺的或者睡不醒的,母亲则愚蠢或者麻木到不辨是非。为什么贫穷总是与犯罪形影不离?因为人一旦落入长久的生存困境之后,行事方式就会接近动物本能。而法律的基础是在以人为前提的。
往远了说,汉高祖刘邦大家都知道名声挺差的。在对待子嗣这方面也是出名的,打了败仗之后为了逃命,可以把自己的俩个孩子推下车。而且在某个时期我对这个老流氓的生平产生了兴趣,于是找了些资料。偶然发现其实古人对待子嗣的态度其实都不咋地,有名有姓的帝王家杀子嗣司空见惯。无名无姓的老百姓杀婴成俗,最早的能找到战国时期就有了,到了民国时期仍然时有耳闻。当然在帝王家更多的是权力一类的问题,而在寻常百姓家更多是因为贫穷。简单来说就是养不起,养不起为啥要生?因为重男轻女,古人又没有B超,所以只好生下来看了。所以多数是“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当然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是相当残忍的。而且在人道主义普及的现在相对很少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不敢断言。如果在赞恩那个现实中,可能还有,但是电影是无法体现的。不然我就看不到了,毕竟这是个敏感话题。
然后再聊一些比较近的事,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子里。小时候人们还都蛮穷的,用我初中物理老师的话说就是:“你们一个个自我感觉挺好是吧?志得意满的,是因为你们看到的只有自己身边这些东西。而事实是你们生活在全中国经济排名倒数的省份,在全省排名中倒数的市里,虽然在市里排名还不错,还基本上全靠煤矿撑着。就这样还不好好学习?”所以关于经济的情况我就不再详述了,接下来谈一些真实的事情。小时候贩卖人口挺猖獗的,村里好些妇女都是从贵州、四川被拐过来的。虽然是穷,但是我们村里嘛。好歹每个人都能分得三到四亩良田,大部分都可以井水灌溉。属于旱涝保收的,不会挨饿受冻。于是其实好多穷人家女孩被拐来之后也就安生在此了。但是成长环境导致的一些人生观没那么容易改变,所以普遍的被人们诟病。小时候我爸经常对我说:“如果你娶一个四川猴回来,我弄死你。”之所以让我爸这么深恶痛绝的原因是:卖孩子。生下来孩子,直接卖掉。女孩2-3万,男孩5-8万.要知道这是发生在距今20多年前,这对于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了。而本地的夫妻基本不会干,而那些外地来的妇女,多数对此抗性极小。有些甚至卖过好几个孩子。
至此我想你们大概能够理解为什么赞恩的父母,会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了,尤其是对萨哈尔。就像他爸爸说的:“我就是这样被生下,被养育的,我有什么错?如果我有的选,我会做的比你们任何人都好。。他们贫困、无知,然后以自己见过的方式,尽力的活着。无法改变的现实,看似喜剧的电影结局,然后曾经轰动一时的“搏击男孩”,现金处境又如何了呢?在此我想引用一句《无主之作》里的话:“只有真实才是和谐的,每一样真实的内容都是和谐的,一切真实都是美好的。“
好吧,其实我根本不理解这句话。我超脱不了!我只能像余华在《活着》序言中那样理解并接受这个世界的好与坏,而不那么的割裂自己与现实。因为我经历过生死离别,以及所怀的愧疚等等。加起来会让我对生命本身产生怀疑和厌恶。所以我在尽力的尝试理解并接受一切,然后直到有天我也认为”一切真是都是美好的”。
然后我又乱了心绪,该去睡觉平复自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