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5920/5a50f5874f55b09f.jpg)
在我看过的科幻片里,对外星生物的描绘,大多呈现冷酷无情甚至残忍的特点。虚构的外星生物形象不是凭空而来,这些未来主的特质很大程度来自我们自身对未来人类的想象,再在戏剧结构中,把无情特质强化一下提高矛盾冲突性。
到某一天,人会不会变成无情的物种,成为于今天而言的「外星人」?
达尔文认为,情感能力从单一到分化为各种细微,层次结构不断丰富,复杂中而不失有序,情感驱动行为的能力也一点点强化起来跟其他动机源竞争。在进化论的体系里,情感进化会往着丰富细化,更准确更灵活的方向演进。
进化论的经典性毋须质疑,只是达先生当初可能没有料到,几百年后,生物与信息的交互频率会到达如此高峰,甚至还在不断提速。
情感能力部分是天生,部分在后天观察沟通中洗得。很多变态杀人犯,天生缺乏共情能力,内心里对别人受到伤害不会有正常的负面情感。
说回来,信息爆炸,几至过载。生存活动,是效率导向,而效率是个魔鬼。每天要处理超大量的信息,逼得人要提高沟通效率,量那么大,时间又有限,自然从对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来考量。优先提取信息中更利于生存的价值维度,弱化其他维度,比如事实,至于情感维度则可能成为被忽略的对象。
这可能是科技让人冷漠的一个侧面印证吧。
我要毁灭你,跟你无关。听过来毫无人性的逻辑,在科技让人类的能力无限扩大面前,似乎是这么进化的,个人生存中对群体的依赖下降,人与组织的关系不再那么紧密...
很难说一个冷漠无情的社会是好是坏,因为到了那一天,我们可能早已失去判断这好坏的情感能力,只有提高生存指数的几率指数,哪个数字大,我们自动选择哪个。
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不是智力高低之别,是一种生存逻辑优于另一种生存逻辑。
渺小的人类,永远是生存优先的设定,这比无情本身更无情。
题图来自程诚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