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班会课,带着孩儿们回顾寒假的得与失,我给了孩儿们三个问题:
1.寒假里,你具体都做了些什么?
2.寒假里你收获了什么?
3.寒假里,你思想上最大的体悟是什么?
我给了孩儿们几分钟时间回忆和整理,然后让大家自由分享。但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人主动来谈及自己的寒假。结果,我不得不点名叫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但被叫起来说的同学,有的是不知道说什么,比如小刘同学,他说自己每天九点左右起床,十一点左右睡觉,总共14个小时里,他用三四个小时玩游戏,其他时间自己也不知道做了什么,大部分时间是被父母逼坐在哪儿假装写作业。他说,这是他寒假的常态。小王则是,晚上凌晨左右起来写作业(其实也不知道具体在干什么,因为小王的成绩非常差,几乎没有用脑入心地写过作业),然后睡到第二天12点多,起来吃个午饭,然后玩游戏。这也是小王的常态。从同学们的反应来看,大部分男生的假期都是这样度过的。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是很痛心的,要知道,这都是一群初三的孩子呀!这么闲暇?这是谁给的底气呢?不,这不是底气,这是父母的无知以及管家无力更无方!毫不夸张地说,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孩子都是父母“溺爱”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想来也可悲呀,我校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外来务工子女,按理说,他们是最知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的,是最想要改变命运的。试想,谁愿意世世代代当农民工去饱受居无定所,风吹日晒之苦?可恰巧就是这样一群艰辛的父母造就了“手游党”、“混日子党”,他们随随便便花几大千给孩子买高档手机,鞋子,衣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只要不惹祸,要什么买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对孩子的欲望是尽心尽力地满足。长此以往,孩子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他们一点也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有的就是索取。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孩子能在父母的眼皮地下一口气玩七八个小时的手机。能把自己的练习空白着交给老师,理直气壮地跟老师说,不想写…………太多太多的问题。
一个假期结束了,理性明智有想法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愚蠢无知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堕落——儿子在小房间里玩游戏,父母在大房间里刷抖音,各得其所,互不干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