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这可能遗传于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年轻的时候特别爱看书,言情、武侠小说统统都看,她偷偷藏起来的书我都看过,我还曾经为了看一本厚厚的格林童话,饭都没吃,也要看完,这是我对文字的热爱。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画了一幅画,配上了一些文字,大意是2个年轻互相喜爱的男女最终喜结良缘,在一起了,本来小孩子的童心被大人曲解成不正经,少儿不宜,当古板严肃的校长发现我的“大作”时,狠狠地训了我一番,我心中顿时觉得委屈,却也没法发作,当时有多难受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对写作刚迸发出来热情的小火苗就这样被熄灭了。
直到毕业,除了写作文外,也没有再动过笔。直至毕业,偶尔看了些电影,电视,觉得不好看、结局不完美的时候,零零散散的写了些影评和小故事,此后,就再也没有系统的锻炼过写作,分析了大概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最大的问题就是懒惰,有很多借口比如,加班累了,身体不舒服了,出去聚会了,没有时间,躺着多舒服啊。开始都没有,何谈成长?
2.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该写什么,方向是什么?没有写作的动力,兴趣加持,也是很难坚持下去。
3.能力不足,不能把握写作的要领,积累的素材不够,对所写的文章,大多都是复制粘贴,很难有自己的见解,写出来的干巴巴,生涩,反复修改,甚至有时偏离了原来的主题。
4.缺乏自信,太过在于别人的看法,导致稍微有点阻力和不认同,就产生了退出的想法。
我觉得从如下方面改进。
坚持每天阅读,积累素材,练习写作,在前进中摸索方向,做一个行动派,在慢慢的积累中练就自信。哲学家马可、奥勒留说过,其实一个人只要把握住自己所有的东西,哪怕只是一丁点,他就能过上一种内心静谧的生活。希望能通过每天的小进步,能使你我的内心充满平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