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把三本书都读过一遍了。三本书分别是《深阅读》,《神话的力量》,《学会学习》。
中间那本是约瑟夫·坎贝尔先生写的,其他两本都是斋藤孝老师写的。
下面直接写读完的感觉吧。
①《深阅读》这本书吧,还是典型的斋藤孝老师的风格,读起来真的像流水一样舒畅怡人。里面基本前半部分是在讲读书的作用,后半部分说一些读书的方法。
其中有一个方法,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在想要深入阅读古典之前,先通过辅助书籍来跨越门槛。要是我以前就能够知道这个方法,很多的古典著作也不会读着读着就抛弃掉了。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读类似《论语》的古籍时,老师很排斥我们读辅助书籍,认为这样子是在抄小路。非要我们硬生生的把读不懂的论语文字背下来。还说什么"别看现在难过,以后你们一定会感谢我的。"
吼,真的好荒唐啊。就因为这个,我一直对文言文充满了抵触。哪怕后来有老师提倡要先理解后记忆,那个时候我也是爱答不理的。
说实在话,我并不是讨厌《论语》,我讨厌的是错误的阅读方式。明明只是一个知识储备不足的孩子,却被要求生吞硬塞看不懂的东西。学习的乐趣一点都没有,又怎么坚持的下来呢?
后来不经意的时候践行过老师说的先阅读辅助书籍的方法,但是也没有在意。
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我在一个书店里享受着空调和课外书。不经意间拿到了一本很薄的《论语》入门书,上面把论语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分别讲解翻译,还讲述了论语背后的故事。我现在还记得我随手一翻时看到的那个"八佾舞于室"的句子。
大意是说在鲁国有一位士大夫居然在自家庭院里采用诸侯的规格进行歌舞。孔子知道后气愤地说"这个人连周礼都能破坏,还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出来的呢?"
当时又随手翻了几页居然就着了迷。
那个暑假,我把书带回了家,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背下来整本论语的文言文部分。当然是对照着故事和翻译注解背的,可是对于不爱古文的我来说,这还是太难得了。
可惜后面回到学校又被老师要求生吞古文,一下子就把这个方法给抛弃了。
现在想起来,我是绕了多么大的一个圈子啊。
没有想到,最好的最适合的亲近古典著作的方法就在我的眼前,而我因为为了应付考试却把它给丢掉了。
好了,像这样子的有趣又有用的阅读方法书里还有很多呢。如果你们想了解就自己去读一下吧。
还有一个点想说一下,我已经读过斋藤孝老师的几本书了。我发现相同或者说类似的主题反复出现在老师的书中,可是却总是能给到我不一样的惊喜。举个例子,老师的《深阅读》与《超级阅读术》是两本主题相近的书,可是具体读起来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样的文风,相近的主题,不一样的惊喜。
可能这就是卓越的写作者才会有的能力吧?
我也要好好努力,争取以后像老师一样确立自己的文风,游刃有余的写出不同的内容,让所有人来阅读我如同流水般清澈美丽的文字。
(另外两本的预告《神话的力量》——人生四阶段,神话的终极意义原来在这里?牺牲与付出的对价就在自己身上。
《学会学习》所有的学习模式本质都相通,但是又根据个人特点而有具体的不同。要想学会学习,就要寻找到自己的制胜球,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然后不断精益求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