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宝典
我长大了——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第二性征

我长大了——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第二性征

作者: 清河018赵琳琳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10:41 被阅读22次

教材:《家庭教育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六年级,第二课“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家长能够重新审视孩子的青春期特征,认识到青春期困扰产生的原因;

2.家长通过有效的措施应对孩子青春期性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信息;

3.家长自己测评孩子状态,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

父母能够审视青春期的特征,产生的原因以及帮助孩子解决困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测评孩子的状态,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

一,引——案例导入,提出话题。

(案例一)

亮亮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下和同学总是说说笑笑。可是升入小学六年级不久,班主任发现他有些异常上课,经常走神,气色也不是很好,不和同学们玩耍。询问父母,父母也觉得他最近有些反常,还经常锁着门不让父母进去,自己的床单儿被罩都自己洗。班主任追着问,亮亮最近是不是有遗精的现象?亮亮的妈妈不好意思的说,还是上个月的事了。老师问妈妈:向他讲过这方面的知识吗?漂亮妈妈一脸诧异,这怎么好意思讲啊,他长大了不就知道了吗?

(案例二)

晶晶最近在为自己突然变大的胸部烦恼。放学回家的路上晶晶向自己现在的朋友小丽哭道:我现在很烦,其他女生的胸部不像我这么大,他们看起来平平的。我听过两个阿姨议论谁的乳房大很性感,一看就不正经。我现在不敢穿紧身的衣服,即使再热也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我甚至不敢抬头挺胸走路,爸爸因为这个老是冲我嚷嚷,不能养成还胸驼背的毛病。我觉得女同学在我背后指手画脚,男生们看我的眼神也怪怪的。

老师:通过这两个案件,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开始步入青春发育期。那么你对青春期有什么想说的吗?

让家长讨论:男女生在青春期的特征。

(设计意图:由别人家的孩子的情况导入,是家长放松心理戒备。由家长讨论,促进家长重新审视孩子的青春期问题。)

二,析——分析痛苦,探讨原因。

(一)孩子对性生理发育认识不足。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出现性生理发育。很多孩子对自己的性生理发育往往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案例中的亮亮,因为不理解遗精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精神恍惚。晶晶也是因为胸部变化明显,感到与其他同龄女生不同,觉得难为情,不好意思和家长说,也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二)家长忽视孩子“成长的烦恼”。

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生理上的一些变化。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触动他们幼小的心灵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影响。而现实中家长又往往忽略这些成长的烦恼,有的家长可能因为工作忙没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而有的家长可能根本就不了解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规律。

(三)家庭中缺乏适宜的性教育。

很多家长从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当孩子应好奇发问时,家长总是躲躲闪闪,要不就回答一个标准答案,你长大了以后就知道了。还有一些家长已经认识到性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必要性,但陈旧贫乏的小知识,是他们有心无力。

(四)成人不正确的性观念及审美取向对孩子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家长在对待性方面十分保守,形成了一些不正确的性观念,急性身为取笑。成人遇到性问题,总是躲躲闪闪,觉得是见不得人的事。

三,测——根据测评,了解孩子。

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表现。请您对照以下条目,认真观察你的孩子。看看你的孩子是否正确认识第二性征。符合孩子情况的答“是”,记一分;不符合孩子情况的答“否”,记零分。如果分值高,说明孩子对第二性认识存在问题。

四,议——讨论建议,提出对策。

家长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身体的变化,正确认识第二性征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家长能够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进行性教育,将有助于孩子性生理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孩子坦然面对青春期的困扰,摆脱不正确性观念带来的困扰。

(一)家长以身试教。

对孩子的性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贯穿在家长日常的态度和行为中。研究表明,家长养成勤洗衣服,勤换衣服,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本身就是一种性教育。所以家长平时的谈话,穿着,洗脸,吃饭,洗澡,睡觉,上厕所等每一个细小的行为,都要注意起到榜样的作用,让孩子感觉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是很自然的。

(二)坦然面对性问题,端正教育态度。

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的变化使孩子好奇又担心,此时是开展性教育的良好时机。家长适时对孩子开展性教育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家长要端正态度,克服心理障碍,对子女提出的性问题不必躲躲闪闪,看到一些影视节目中的性爱镜头,就立刻关掉会让孩子回避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反而会使局面格外尴尬。家长更不用“你长大就知道了”的话来搪塞孩子。

家长还可以为孩子举行成人礼,当发现女儿月经初潮或儿子遗精后,送给孩子一个小礼物,写上几句贴心的话做纪念,一同分享孩子人生发展重大飞跃的喜悦。

(三)为孩子提供切实的帮助。

家长应为孩子选择一些有关青春期急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的书籍,影像资料,让孩子觉得家长支持他的学习这些知识。家长还应了解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以及行为的问题,学会如何以孩子有效沟通,以及如何教孩子独立处理这些成长中的问题。

(四)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和卫生习惯。

六年级的孩子面临升学和生理变化大的双重压力,家长应该注意孩子,此时的也是健康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平时的饮食中应该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各种矿物质水以及维生素,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吃些鱼,肉,蛋,豆制品,牛奶,水果,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让孩子尽量少食各种深加工食品,如薯片,火腿肠,少饮用碳酸饮料。

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澡,每天更换内裤,有来月经的女孩子,告诉她注意外阴清洁,及时更换月经护垫,注意保暖等常识。

(五)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儿童生理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某些第二性征出现的初期特征并不明显,不容易被家长觉察。但是每一个系列的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心理方面的健康。家长应该主动和孩子沟通,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可以让同性的家长选择合适的机会与孩子谈心,看看孩子在青春期发育是否有充足的准备。

(六)多与老师沟通,处理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孩子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老师更易观察到他们的反常表现。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的老师沟通,更多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个方面表现。家长应该先弄清楚原因对症下药,不要动不动就责骂孩子,否则会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恶化。

(七)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各种性信息。

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关于性的信息,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尽量消除不良信息,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家长还要了解孩子上网关注的内容,有必要采取一些手段,限制孩子浏览不健康的网页及图片。

五,用——灵活运用,观察记录。

第一阶段,了解情况,做好观察记录(七天)。

第二阶段,与孩子一同商定行为改善计划(四天)。

第三阶段,执行计划(17天)。

第四阶段,总结成果(2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长大了——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第二性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qm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