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教育目标新分类学:从框架到模型
2.2.1框架形态的教育目标
框架是多维度并列,无结构化,框架图是平面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涉及三大领域:认知领域六层次(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五层次(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领域其层次(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三大领域分离并列不交融,在解决真实问题时看不到彼此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我们常用的三维目标其实跟这三个领域目标有些类似。当我们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虽然大家都觉得几个方面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融的,但是在书写目标时,仍然还是有很多老师分开写的。今日看全国多媒体赛课的案例,哪怕是参赛的教学设计里,我静态看了11份,有5份教案都是那样写的,有两节课的实录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把这些割裂的三维目标呈现给学生看。表面上是让学生们知道本节课的目标在哪里,其实整节课学习完毕,目标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引或者推动作用。那么,教学目标的书写到底要怎么融合细化更科学?教学的目标给学生看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不管是不是大概念教学,这两个问题都是值得思索的。
2.2.2模型形态的教育目标
模型是目标多维度,且从行为的角度梳理了维度之间的关系,高度结构化的,模型图是是立体的。(马扎诺和肯德尔的行为模型与教育目标模型图见P129)新任务激活自我系统做出参与的决定,紧接着是元认知系统设置目标和策略,再启动认知系统加工相关信息,提取知识。
二维行为模型包括思维六层次(认知系统的信息提取、理解、分析、知识应用和元认知系统以及自我系统)、知识(信息、心智程序和心理动作程序)
反复看这两个图,似乎能看懂,也能说出来,但是让我拿去用,我就不知所以了。理论模型要变成教育上的实际行动,隔得太远。
模型与框架的技术区别:模型和理论是允许人对现象进行预测的系统;框架是将相关原则松散地组合起来,描述特定现象的特点,无须预测。用法区别: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框架只能用于解释。模型是可以阐释问题解决的完成过程,与学生未来真实生活的行为模型紧密联系。
教育模型建立的意义在于指向素养,从行为的角度整合了情感维(包括对世界、自我和他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知维(包括对世界、自我和他人的认识)和技能维(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绕来绕去,又绕到了“三维目标”,从刚才的有一点点明白,有倒回到糊涂的状态。我 看到这里的三个维度跟原来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差不多,只是这里面多了整合,于是“三维目标”导向变成了素养导向,那么再绕一下,真实性是核心素养的核心,下一节又讲到大概念是目标的内核。在进行大概念教学的目标设计中,“三维”、核心素养、大概念之间到底是怎样联系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