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保障命运可以好好地对待你,但是,书读多了可以保障你能够更好地对待命运。
孙中山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伏尔泰又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他们是书本浸泡下成长起来的伟人,深感读书的重要性。读书是一切学习的开端,也唯有读书,方知人应该要怎样活。一个学者,一个作家,谁不是从读书开始的?
人的一生,可以过尽千帆,也可以原地踏步,无法保障每一个阶段到底会发生什么。但读书真的可以让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候豁然开朗。
读书会让人的生活充满无形的力量,尤其是爱读书的姑娘,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至于在美好的时光中耗费青春年华,读书真的可以让人在无助的时候看到生活的希望。
整天面对手机时,不妨留点空间给自己,翻开一本书,放上一曲轻音乐,一股喜悦感迎面扑来,让你在精神世界里独自沉醉。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每次走到书店都会驻足很久,看到架子上玲琅满目的书,眼睛立刻定格在上面,恨不得扑上去与之共舞。
一向喜欢西西弗书店里的氛围,点上一杯咖啡,坐在暖色灯光照耀的角落里,人来人往与我无关,只有咖啡的余香和文字的点缀。
没有时间的起始,没有琐碎的牵绊,就只有一颗心静静地停留在那儿。仿佛在和一个思念已久的故人促膝长谈,忘记了彼此,忘怀了人间,只有两个同频共振的灵魂在碰撞。我想,这是读书给人的力量;是读书给人的启迪,能达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
认识多年的朋友小k,曾因为原生家庭的破裂,对情感的需求过于强烈,把孩童时期的渴求全部寄托给伴侣,像一只受伤的雏鹰,等待对方的疗养。谁知道,结婚不到两年,情感分道扬镳,她被迫离婚。带上不到两岁的孩子,一边需要情感的抚慰,一边需要物质的支撑。
重新进入第二段婚姻,海誓山盟,花前月下,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所有的情感最终只能回到最真实的状态,柴米油盐,烟火夫妻。先天对情感的渴求无法得到补救。每天患得患失,没有相信,也没有去爱别人的能力。持续了三年,伴侣弃她而去。
情感饥渴的雏鹰,最终只能自我去填补心灵的无底洞。因为别人给不了,也无法给予。她踏上西北的火车,去到拉萨住了一段时间,看到那里的人们淳朴的生活方式,内心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发现人要培养自己的信仰,她便从阅读开始。慢慢地醒悟,她的很多情感需求能从书本里找到,不再畏惧生活的困苦,也不再贪慕情感的寄托,自我取悦才是爱别人的开始。
首先从一个星期读一本到三天读一本,每读一本书,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阅读范围较广,摄影,美食,着装等都带阅读中慢慢得到改变,后来创立网上课堂,带动无数人走出心理的创伤。
有句话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位朋友童年是不幸的,但能遇上最好的兴趣爱好——读书,她便是幸运的,看到了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爱读书的姑娘,光芒万丈,会在生活的低谷奋力走出,这是阅读所赐予的力量。
姑娘,请一定要相信,爱读书的人生活不会太憋屈。
文/孑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