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妙不可言《道德经》6-1

妙不可言《道德经》6-1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3-11-09 00:05 被阅读0次

阴雨霏霏,一刻不停下了两天。武汉终于迎来了迟到一个多月的断崖式降温,从短袖直接切换到羽绒服。

在大家的统一语境里,这很不寻常。往年只要过了十一,没有秋天的武汉就应该进入漫长的冬季,话说武汉只有两季,没有秋冬。但这一个秋天拖拖拉拉期期艾艾的赖着不走,既不承认自己是秋天,每天用近30°的温度文火熬着,也不屑于承认自己依然还是夏天,早晚穿短袖也是不行的。

总之,这个秋天既不像秋天,也不像任何一种季节,不明不白不清不楚,颇有些“名可名,非常名”的意味。

但篇儿终究还是要翻的,死熬了一个月之后,最后一口气也就散了,直接切换到寒冬。前天短袖,今天羽绒服加暖宝宝。前天的短袖遥远的像个笑话,也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这才是真实的武汉,也是真实的冷。

简简说讨厌冬天,她不够稳定,夏天的时候讨厌夏天,冬天的时候讨厌冬天,毫不为自己的打脸有任何不好意思。我比较恒定,讨厌冬天就是任何时候都讨厌冬天。冬天的我就像被封印了一样,身体不想动,脑子也在低温下慢了好几拍,热车都得老半天。

不过冬藏的季节都是为了来年的春天,在此刻开始也是正好。

此前,有想过歇一歇吧,肚子里这点儿货已经榨干倒尽,来到这里又生出偷懒的念头。没有比再捋一捋更容易也更有效的了,要说这一次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不惧任何定义,只想说点自己想说的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竟然是真的。

若干年前倒车入库,比照着教练画在后视镜上的记号,严格对应着角度,轻轻松松就可以完美入库。多少次轻松入库之后,会误以为自己是老司机,想说这么简单,不如随心所欲好了,失去记号比照立马就现了原形,怎么着都倒不进去,只有规规矩矩按照步骤才能轻松入库。

这是真的学会吗,当然不是,同样的环境可以,失去环境的女司机就像没有指南针的导航,失去了方向,再也找不着北。

张三丰说,只有忘掉所有招式之后依然会的,才是真正的学会。

有那么点儿模糊的感觉。读完五遍之后重回这里,似曾相识又完全不是,字都认识,却已是完完全全不同的深意。

此刻我最喜欢的竟然是,常无,欲以观其妙。保持空杯,保持没有的状态,保持无知,才能在本源本质的角度去观察去体验千变万化的世界和未知,一种全然的对世界的好奇和期待。

无,名天地之始。

妙不可言。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解】
能够用语言讲清楚,说明白的道理,就算不上是恒常不变的大道。能够用文字清晰定义的概念,就称不上是恒常稳定的概念。无法用言语述说的初始状态,称之为混沌宇宙的初始本源。已经明确存在的,命名为孕育万事万物的母体。所以,始终保持虚无的状态,更容易看到未知的变化;常保持实有的状态,则意图明见事物的表象。虚无和实有,这两种事物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它们都可以一样的称之为玄。变化中的变化和转换至高至上,便是产生宇宙间千变万化奥妙的门户。

“道”是无法用言语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如果可以说清楚,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大道”;“道”的形态和概念如果可以为其定名,就不可能是“道”永恒的形态与概念。

天地间任何事物产生都是不确定的,也不能用语言来述说其状态,这就是整个混沌的宇宙的源头;然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这部分能用言语表明的概念,称之为孕育万事万物的母体。

因此,保持虚无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玄妙的本质本源;保持实有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所体现出来的外在的表面现象。

如此,“虚无”和“实有”出于同一个“道”,只不过是“道”不同的一面。“虚无”和“实有”两者组合在一起,会有无数种玄妙的可能。不确定的组合互为因果彼此转换,如上有下无,内有外无等。这些无法确定的组合甚至更玄妙的东西正是“道”,换句话说,“有”和“无”就像是支撑起“道”的“众妙之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妙不可言《道德经》6-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vq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