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时读到了一个心理学名词“习得性无助”,它是美国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他做了一个著名而又有些残忍的狗实验,就是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多次实验以后,在蜂音器响起,对笼子进行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结果出人意料的是,狗不但不逃,反而在电击没有出现前,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症状和被真正电击时一模一样,狗的这种反应被称为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后来被用在人的心理状态研究上,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它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看到对“习得性无助”的解释和实验过程,不知道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这个心理名词的实验过程和解释,会不会让人觉得如果我经受了生活很多次的打击和失败,我退缩、颓废或者自暴自弃,都是理所当然的了呢?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想到了另一个故事。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以下是他的人生经历年谱:
9岁,母亲去世。
22岁,经商失败。
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同年,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同年年底,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
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
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41岁,第二个儿子因病去世。
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
47岁,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
51岁,当选总统。
53岁,第三个儿子因病去世。
55岁,再度当选总统。
56岁,遭到枪击,次日清晨去世。
看了这个人的人生经历,你又会是什么感受呢?我看完以后,觉得这个人简直就是无敌小强翻身记的现实版啊!我就想啊,这个人怎么能活的这么惨?人生三大哀事,他一件没落下,早年丧母,中年(他是青年)丧妻,老年丧子(他还不是一次),最后还是被暗杀而死;只算他在事业上的失败,他的人生就经历了10次挫败,什么里子面子,早就清扫一地了,估计历史上再也很难找出比他还惨的人了吧。
看上去,他来这个世界似乎就是来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和打击的,他的一生都是在和悲剧同行着,但是,人家就是没有“习得性无助”啊,他在政治上的努力影响了美国的历史,为结束美国内战和奴隶制度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总统林肯。
所以所谓的习得性无助,也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一样可以看到,经历类似的人,他们的人生却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有人在遭遇了困境时,可能就习得性无助了;而有人在忍受了失意后,却凤凰涅槃了。事实证明,生活并不在于我们真的经历了什么,而在于我们是如何诠释它对我们的意义的,我们可以把经历当作抱怨的资本,也一样可以选择把它当作成长上升的路径。
当然,我们都是活生生的普通人,会哭会痛会害怕,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也难免会沮丧、会抱怨,甚至有时会觉得自己这一生都失败了,人家林肯总统不也一样精神崩溃到住院吗?所以在困难的时候哭两场,抱怨几声,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过更关键的是,当我们有力气站起来的时候,千万别再趴下,我们同样可以学着,在失意中为自己的人生做些什么,不轻易的就定义了自己的一生,而是和生活说“嘿,我们走着瞧!”
紫钰,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与志同道合的人谈天说地,专注亲子教育、关系沟通、个人成长。公众号:单亲妈妈与娃的365天。一起努力幸福、美丽和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