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今天打算写中性资本的,刚才在豆瓣看到了金刚川的影评,有些小感想。于是临时改成这个。
近几年中国的主旋律大片的质量稳步上升。结合类型片模式,不少r级主旋律电影都获得了很好的票房。当然争议也有,毕竟不同人有不同的角度。
疫情之后,电影院复工,管虎的电影八佰成为热场之作,目前收获了三十亿票房。近日,为了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而立项的电影金刚川上映,目前实时票房超过一亿。
与此同时,关于电影、价值观甚至导演管虎本人的争议不断。
其实,评价电影可以就电影论电影,但是面对主旋律(或者中国近代史相关)电影,价值观和历史总会被拉起来一起讨论。这两个问题混杂在一起,引发了更大的争议。
你会发现,大家的讨论都是价值观先行。比如批评管虎屁股歪了,就说八佰没有按照历史拍。比如批评金刚川,就是否定抗美援朝,是精神美国人。仿佛一旦涉及价值观,就不存在就事论事的可能性。实际上,逻辑是这样的。比如认为电影应该尊重历史,所以可以以不尊重历史来指责八佰。比如觉得八佰里的白马莫名其妙,所以不喜欢这部电影。甚至认为电影不应该写国军抗日,所以不喜欢,这都是可以的。但是没有标准直接扣帽子就没有必要。比如金刚川,坚持电影叙事的,可以不喜欢他的叙事方式。认为拍了抗美援朝,就应该赞也可以。但是直接给不喜欢的人扣帽子就duck不必。
有标准,就事论事,说起来不难,但是不符合情绪的宣泄,所以做起来就不容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