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爱抄书每天一个知识点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 C 语言描述:树的遍历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 C 语言描述:树的遍历

作者: Sun东辉 | 来源:发表于2022-04-03 00:01 被阅读0次

由于二叉查找树中对信息进行了排序,因而按顺序列出说有的关键字会很简单,递归过程如下:

void
PrintTree( SearchTree T)
{
    if( T != NULL )
    {
        PrintTree( T->Left );
        PrintElement( T->Element );
        PrintTree( T->Right );
    }
}

毫无疑问,该过程能够解决将关键字排序列出的问题。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这类例程当用到树的时候称为中序遍历(由于它依序列出了关键字,因此是有意义的)。中序遍历的一般策略是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是当前节点,最后遍历右子树。这个算法的有趣部分除它简单的特性外,还在于其总的运行时间是 O(N)。这是因为在树的每一个节点处运行的工作都是常数时间的。每一个节点访问依次,而在每一个节点进行的工作是检测是否为 NULL,建立两个过程调用并执行 PrintElement 。由于在每个节点的工作花费常数时间以及总共有 N 个节点,因此运行时间为 O(N)

有时我们需要先处理两棵子树然后才能处理当前节点。例如,为了计算一个节点的高度,我们需要知道它的两棵子树的高度。如下计算高度的例程:

int
Height( Tree T )
{
    if (T == NULL)
        return -1;
    else
        return 1 + Max( Height( T->Left), Height(T->Right));
}

由于检查一些特殊的情况总是有益的(当涉及递归时尤其重要),因此要注意这个例程声明树叶的高度为零,这是正确的。这种一般的遍历顺序叫做后序遍历。因为在每个节点的工作花费常数时间,所以总的运行时间也是 O(N)

第三种常用的遍历方案为先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这里,当前节点在其儿子节点之前处理。这种遍历可以利用节点深度标志每一个节点。

所有这些例程都有一个共有的想法,那就是首先处理 NULL 的情形,然后才是其余的工作。注意,此处缺少一些额外的变量。这些例程仅仅传递了树,并没有声明或是传递任何额外的变量。程序越紧凑,一些愚蠢的错误出现的可能就越小。

第四种遍历用得很少,叫做层序遍历(level-order-traversal)。在层序遍历中,所有深度为 D 的节点要在深度为 D+1 的节点之前处理。层序遍历与其他类型的遍历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递归实施的;它用到队列,而不使用递归所默示的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 C 语言描述:树的遍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xl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