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庐山,携子同游

再登庐山,也是为了弥补往昔的一些遗憾。2013年1月份约了大学好友五六人去登庐山,恰逢庐山刚下过雪,山路比较滑,同时也是我们囊中拮据,就没上去了,在九江游玩了东林寺、长江、浔阳楼等地就返回南昌了。第二次是2015年12月31日,本科即将毕业的那年,约了同班好友五人登上了庐山,这次对于庐山的雪景到时没什么印象了,现在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在牯岭镇的温馨99住了一两个晚上,次日清晨的牯岭镇云雾弥漫,能见度不足十米,云雾消散后山脚下的屋舍清晰可见,炊烟袅袅。

今年国庆10月3日傍晚,小雨,我们约了独享顺风车从南昌抵达庐山南门一家宾馆住下,窗外秋雨连连,屋内小豆子在床上翻滚雀跃。次日上午去庐山南门售票处订了门票和观光车票,午后小雨绵绵,我们搭乘观光车从南麓约走了40分钟抵达山顶,山顶秋雨霏霏,飘飘洒洒;秋风瑟瑟,烟雾弥漫。山顶的旅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庆幸爱人的明智,提前准备了雨衣雨具,小推车也有遮雨衣。风雨中匆忙抵达预订的酒店,入夜后,风吹雨,雨打窗,屋内吹衣裳。

10月5日,雨住风未停,牯岭镇的空气也显得格外清新,小豆子在遮了雨衣的推车里四处张望,时而爬起,时而欣喜,时而小猪拱雨衣,甚是开心。牯岭镇广场的草坪上飞来一群鸽子,增添了不少生命的气息。随后我们搭乘观光车去了西线的游玩景点,印象最深的当属乌龙潭和龙首崖。

乌龙潭是86版《西游记》中水帘洞外景的取景地,此时水流也没有那么湍急,三条小瀑布奔流而下注入水潭,潭水清澈见底又清凉。小豆子见过大海,感受过海风,触摸过海水,脚踩过沙滩;第一次见到小瀑布和水潭,还是有点小兴奋的,把自己的小猪猪玩具都扔进水潭了。
龙首崖位于庐山大天池西南侧,也是观落日最佳的地点,可惜我们去的那几天均与太阳无缘,也就与夕阳无缘。爱人带着小豆子在大天池玩耍,我循阶而下,直奔龙首崖,龙首崖下临绝壑,孤悬空中。站在山岩上远眺,层峦起伏的山脉,青翠欲滴的林木,悬空而挂的索道,不禁再次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于是乎,10月6日就游玩了庐山东线的一些景区,从终点站的三叠泉开始往回走。我带着小豆子在景区外的广场休息等候爱人。广场的正前方有个圆形的祈福寺,矗立在风雨中,塔顶的避雷针真真是屹立不倒,山林间的云雾也给祈福寺搭建了一个完美的幕布。含鄱口堪称庐山观日出的最佳景点,10月6日下午云雾弥漫,含鄱口的地理位置也比较高,虽有“千里鄱湖一岭函”一说,但是我们却体验了身处云雾中,畅游九霄外的含鄱口。并且小豆子还在此吃了一些下午餐,想想也是乐事一件。
10月6日傍晚,我们从庐山北麓下山,车程大约有60分钟,山林中的云雾紧紧的把观光车包裹起来,能见度不足五米,我们在云雾中左转右转左转,兜兜转转,真心佩服司机的驾驶技术、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资本。带到北门停车场时我们乘客中很多已经叫苦不迭,把胃里的干粮都留给庐山了。这种体验也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体验。庐山之旅的感触还有很多,只言片语难以道尽,体验到才是硬道理!
记于厦门虹霞大厦
2020年10月1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