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陉山夜话》童年的雨鞋

作者: 胡长溪 | 来源:发表于2017-09-12 21:49 被阅读48次

       

《陉山夜话》童年的雨鞋

        童年雨天上学,大都是赤脚的。妈妈做鞋不容易,很多同学都这样。

          同学中只有三位穿雨鞋的。一位本村男生穿长筒大雨靴,他姐夫是煤矿工人。还有本村一位男生穿的雨鞋象一般布鞋大小,却是发亮的。他伯(就是爸,当时农村这样称呼父亲)是村砖瓦窑厂厂长。一位邻村女生穿的是长筒大雨靴,他爸在县城工作。

        穿小雨鞋的经常穿,就是不下雨也会穿。我很羡慕,后来才明白,夏季穿小雨鞋会很捂脚,不好受。他家条件也很差,这样省鞋。

        赤脚上学的土路,本就不平,还会有砖头蛋。我经常被砖头碰破脚趾头,流血是常事。后来就抬起脚走路,脚趾头不碰伤了。

        穿雨靴可以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小水坑儿里,可以在水坑儿里躲脚,溅起的水让别的同学迅速躲开。

       

《陉山夜话》童年的雨鞋

        当时的鞋都是自家手工做的,条件好的夏天有塑料凉鞋,条件差的就赤脚了。塑料凉鞋也是烂后粘很多次,有的雨鞋就是木板上有几条布带。

          手工布鞋穿着透气,舒服,就是怕水,见水一沤很快就烂了。做布鞋很难,要很多道工序。抿被儿,就是把旧布一层一层粘在一起,贴在木板上。待干后,裁成脚大的样子。用捻好的麻线纳鞋底。我清楚的记得,妈妈费力地用针锥在鞋底上扎个眼,再用大针带着麻线穿过去,拉紧。鞋帮大都是黑条绒的,不一定是新布,有的就是旧大鞋改的。把鞋帮上到鞋底上是最高兴的事,辛苦了很久,就要成功了。上好鞋帮,还要用鞋楦定型。黑面白底新布鞋真的很漂亮,可以试试,但不能穿,为啥?要等到大年初一或者走亲戚才能穿。为了防潮,还要在鞋底刷上桐油,挂在阴凉处凉干。

        在七十年代,家庭妇女还要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养家,一天的工值就是几毛钱。做鞋都是起早贪黑或者干活中间趁休息时间做出来的,要好多天。平常就穿旧的,很多时候,就是穿哥姐穿不上的。弟兄姊妹多,穿爹妈哥姐的衣服是常事。都穷,衣服一般不会给外人,走亲戚借衣服穿的很多。

        物质匮乏的年代,对很多都是好奇的。会为在玉米地发现一个生瓜蛋高兴半天,会为一双新布鞋高兴好几天。那时候很穷,却很快乐。

相关文章

  • 《陉山夜话》童年的雨鞋

    童年雨天上学,大都是赤脚的。妈妈做鞋不容易,很多同学都这样。 同学中只有三位穿雨鞋的。一...

  • 《陉山夜话》我的童年

    我的记忆大概是从小学一年级,印象很模糊,那时好像常在树林里玩。上课不会回答问题,老师用小棍敲头。二...

  • 《陉山夜话》夜话

    深夜,小鸟睡了,忙一天的人大都睡了。只有月亮和星星,在轻声地说着悄悄话。 这些话,只有在夜...

  • 毒匪

    新郑县城西南三十华里处有一座山,山不高,海拔300多米,名叫陉山。何谓陉﹖古人云:山形连延,中忽断者,名陉...

  • 陉山夜话.车祸

    阿普开车撞死人了。 阿普有一辆货车,自己开,拉建筑材料,挣点辛苦钱,够养家糊口。 ...

  • 陉山夜话 . 忙

    忙,真忙。 早晨6点起床,准备一下,骑上赛车和骑友汇合。骑友在“骑友群”喊几遍了,锻炼身体也是好...

  • 陉山夜话 . 勤俭

    一对夫妇有两个儿子,家里比较殷实。老两口去世后,弟兄俩把家里祖传的一块牌匾“勤俭”锯开分别保存。老大分的是...

  • 《陉山夜话》红薯

    晚饭是红薯茶,菜是白菜炒焖子。 我小时候是七十年代初,农村很多时候是靠红薯充饥。离村最...

  • 《陉山夜话》家……

    家,家是什么?家是有个保护的盖子,下面代表猪,就是有肉吃。 如果这个家,不能挡风雨没有安全感,没有...

  • 《陉山夜话》听话

    有次和一位大老板一起吃饭,他说小名叫“听话”。 当年这位老板二十九岁,资产数千万。他不是富二代,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陉山夜话》童年的雨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yh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