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年春天桃花盛开的季节,那日午后,我们一行人准备到蠡园去钓鱼。路程有十多里,但由于钱不够坐公交车,只能步行去了。
过了中桥的街亭再向前走,就没有柏油马路了,是很长的沙石铺就的公路了。
如果是夏日,这条路上有汽车驶过,便会扬起飞尘。但这是春天,前两日刚下过小雨,路面显得很干净,尉蓝的天空被刷洗得透明一般。一路上两旁种着的桃花树,满树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嫩叶间夹杂着一个个小毛桃。两边是水稻田,一方方青苗行行条条十分漂亮。
我们行走在大路上,不断地摘着毛桃,扔来扔去,不知不觉来到蠡园公园,但还是买不全几个人的门票,特别是我,口袋里一个一分的硬币都没有。
我们便在公园的靠太湖一边绕过水田,从四季亭的夏亭边的围墙爬过去入了园。
这时,公园沿湖的水泥路上桃红柳绿,赏心悦目。但我们关心的却是湖边的水里。
湖边的水不深,湖水清澈见底。水中的小鱼虾无数。游荡不定。一群群穿条鱼结伴而来又去,这鱼在水中看上去挺长,但身子很细。我们想钓大鱼,便在水中打塘.
所谓的打塘,其实是将炒过麸皮捏成团,撒在大鱼可能游过的地方。然后放钩在水底,等鱼儿上钩。可这是太湖,没有等到鱼来,全被成群的小鱼儿吃光了。
小龙弄了半天,也没有引到大鱼来。我们很失望。后来,干脆下到湖水中,用农夫丢弃的竹丝畚箕来抄鱼,结果颇丰。捞上鱼大部分是很小的鳑鲏鱼,在畚箕中跳跃发出彩色的鱼鳞光来。
那天黄昏,我们走出蠡园大门,收获了不少的小鱼。仍然很高兴。
小龙喜欢养金鱼,他家的后院养了好几缸金鱼,每一二天便要到河里去捞红虫给钓鱼喂食。下午我们一起去捞红虫。在通往太湖的河边用纱布做的漏斗状的海斗。走得很远。
我对养金鱼没有什么概念,只是觉得好玩。从小龙那知道养金鱼是有很多门道的,金鱼的品种也比较多,有水泡眼、墨龙、堆肉、狮子头等。每到春天,小龙便会弄来一些树须根,等待金鱼产籽,卵化。过半个月,小金鱼出来了,整个缸盆里星星条条,十分好看。
有时小龙会送我一些小金鱼,我也没有地方养,便放在家中的大口瓶里,不过十天就会死掉。那时我的心愿是等我有条件时一定会养好的金鱼。
可三年初中生活结束,便下放到农场十年,知青返城后又忙于工作,生活、家庭。无懈此愿,直到退休那年,我决定实现那年的愿望,便买了大的玻璃缸、氧气泵等工具。又买了上好的金鱼。但是事与愿违,还是养不了多久便死了,补了一条又一条。勉强坚持了近两年。这小小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喜欢看小说书,家里除了有几本戏曲的剧本,这还是我做导演的父亲带回家的。没有其他书了。家里唯一给我买过一本书《宝葫芦的秘密》,我十分喜欢,并与同学交换看过好几本书,令人惊讶的是过了六十年,我已经近古稀之年了,有一次我竟看到我外孙在读这本书。
到文革前一年,我迷上了看革命类的小说,比如敌后武功队、红岩之类的。但苦于没有地方去借,我记得有一次邻居借给我看一本叫《林海雪原》的书,只能看二天,我两天什么也没有做。晚上家里很早就熄灯了,我便在路灯底下看,一本书看下来,整个人都昏沉沉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