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格
学贵用心悟,非悟无以入妙。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悟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林格小语
“开悟”是佛教中的词语,但也早已成为关于教育上至关重要的概念了。觉悟性规律,是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利用这次《成长中的教育家》深度培训的机会,今天我来试着讲讲——人究竟是怎样开悟、觉悟的?
1、只有悟到的才是自己的。
为了理解开悟的发生,先讲一个故事:
在南北相对的两座大山上,各有一个寺院。他们相互之间的见解、主张不完全相同,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每天早上,两个寺院分别派一个小和尚到山下的市场去买菜,两个小和尚血气方刚、年轻气盛、互不服气,在市场上相遇,经常或明或暗地较劲,互试机巧。
一天,南寺院的小和尚问:“你到哪里去?”
北寺院的小和尚答道:“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南寺院的小和尚听之,无语言对,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买了菜,回到寺院问师父,师父说:“下次你碰见他的时候,就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还是那样回答,你就说‘你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就能击败他了。”
小和尚听完,很高兴。
第二天早上,南北寺院的小和尚又在菜市场相遇。
南寺院的小和尚又问道:“你到哪里去?”
北寺院的小和尚答道:“风到哪里我便去哪里。”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南寺院的小和尚完全没有招架之力,又站在那里,一时语塞。回到寺院,师父见小和尚满脸晦气,便问道:“难道我教给你的方法不灵吗?”
小和尚便将早上的事如实讲了出来,师父听了哭笑不得,对小和尚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
小和尚眼睛一亮,心想:“明天一定能取胜!”
第三天早上,南寺院的小和尚又碰见了北寺院的小和尚了,于是问道:“你到哪里去?”
“我到市场去。”
南寺院的小和尚又没有话了,因为他不可能说:“如果没有市场,你到哪里去?”
观晚霞悟其无常,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学贵用心悟,非悟无以入妙。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悟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南寺院的小和尚并不可笑,人都是这样一步一步阶段觉悟的,在教育中的觉悟是分阶段的,而且必须是分阶段的,教育者要有足够的耐心。
2、悟性的存在。
人的悟性是怎样获得的?
首先要深入的掌握“悟”字深远内涵,还需要结合脑科学的原理,进行深化、消化、活化。
有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些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也是智慧的逻辑起点,比如,“悟”字,竖心旁,应当是“用心”的意思,右边是“吾”,就是“自我”,加在一起,就是自悟顿悟、内心透亮。
人为什么要“悟”呢?是因为,人永远都是“迷”的,“迷者的悟”是也。
最为经典的觉悟之道,某过于“启发”两字了。大家也许并不知道的是,“启发”是中国本土化教育的第一品牌,也是对世界教育的重要贡献。
而启发的觉悟必须分阶段,因为人的觉悟是分阶段的。因此,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引导原则。否则,若是一次性塞给对方过多的东西,只会让对方失去学习的兴趣。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让人从简单处学起,放慢速度,让人学懂、学会,看到成绩,尝到甜头。
康德及黑格尔所提出的认识模式:感性——悟性——理性,已经显示出了操作的消极性。在实现人的悟性的过程,其更加有效的模式是:感性——理性——悟性。这与佛教的觉悟模式:戒——定——慧,几乎异曲同工。
感性,是指感觉上的认知,理性是逻辑上的抽象与总结,只有在理性层面上,才能进行悟化,亦即形成“跳”出来之后的新认识,是跃迁式的。
悟性认识包含了人们从理性认识中提取出来的模式,是学透了能灵活应用活化了的知识,是完全属于自己个性所有的知识,更是人们在理性认识中亲切感受到的东西。
悟,就是在理性中寻找感性,在抽象的理性中寻找更高级的感性。悟性,是在理性中所隐含的更高级的感性。
如果说,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钻进去”,那么从理性到悟性的过程就是“跳出来”,这与我们所已经认同的“实践——理论——实践”是一致的。从左右脑协同的角度上看,“钻进去”是左脑的逻辑思维,“跳出来”是跳出左脑,进入右脑的获得模式上的确认,这就是人的悟性。
人通常是这样认识事物或者知识的,先有感性认识,经过深入挖掘,抽象出共性后形成理性认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深入”之后要求“浅出”,再一次变为理性中的感性认识,这就是“悟性认识”。悟,即理性中寻找感性,悟性,就是在理性中潜含的感性,是最高级的认识。
这个问题有点过于抽象,不妨打一个比方,比如我们十年前认识了一个人,这十年来从来没有见过,但偶然在一次聚会上又碰见了,尽管他的体形、身高都有很大的变化,但你还是能一下子就认出来,所谓“烧成灰都能认出来”,就是指你对他的理解和认识已经形成了“模式”,并实现了迁移:
模式,就是可靠的概括。
那么对于学习来说,怎样才是实现了迁移呢?比如孩子知道了4的二次方=4×4,然后当看到鸡的二次方=?,他立即知道鸡的二次方=鸡×鸡,这就实现了迁移。这个案例不仅折射出一个人开悟的本质,而且还折射出教育最基本方法“启发”的过程:在“有”与“无”之间,引导人学会觉悟,举一而反三,最后融会贯通。
3、想得到——做得到。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得到,做不到呢?
在“想到”和“做到”之间有一座怎样的桥梁呢?
这座桥梁——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开悟”。
人没有“开悟”时,即使知道了,想到了,还是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还是不能转化为有效行动,达到目标。
比如,不善于读书的人,书读得越多就越糊涂,知识就成了人的拖累,而会读书的人,可以通过读书实现开悟。如何提高执行力,也是这个问题。
开悟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个经典的阶梯模式:
第一模式:读万卷书。
就是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获得足够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区分、整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二模式:行万里路。
就是通过实践、体验、接触,在阅历的基础上,获得重返的感性认识。
第三模式:阅人无数。
就是大量接触不同的人,从不同人的身上找到相通和交集之处,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模式认识”。
第四模式:跟随成功者的脚步。
模仿与跟随是普通人获得顿悟的一种捷径。
第五模式:高人点悟。
高人的启发与点悟,是人开窍成本最低、效益最佳的至高形式。
第六模式:自觉自悟。
最终的觉悟是人内在的、深度的自我觉醒与豁然开朗。
总而言之,开悟或者觉悟,从某一种意义上说,是人生的一种欢喜。
世界上任何的欢喜,精神的,肉体的,都会在坚持之后的某一个拐角处出现。
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区别也就在于能否坚持,没有坚持,就没有欢喜,也就没有能力。
坚持,不是爆发力,是一种韧性,无坚不摧的往往正是这种看似绵薄但后劲十足的持久力。
我们在学校上体育课的时候,经常做双手悬挂运动,通常在单杠上坚持做十几分钟就觉得再也坚持不住了,并从单杠上安全地跳到地面。
但我们这样设想一下,如果是在一种意外的情况下,你的双手握住的不是离地面2米的单杠,而是离地面500米的机翼,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被人营救,于是只有耐心地坚持着,这时,也许你能超乎寻常地坚持一个小时以上。这,就是意志力在发生作用。
人有许多极限,通常情况下,是无法超越的,所以许多人做事情,到了艰难的时候,就放弃了,就像从单杠上轻易跳到地面一样。而事实上,欢喜,往往会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再坚持一会儿时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