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前想后,近些年来坚持最久的应该就是跑步了。2016年之前都是短距离,偶尔性事件。2016年开始长距离系统的跑步。最初吸引我的是轨迹画图,跑走结合“画”出各种创意的图案。至今还记得第一个五公里是在后广场的一条小路上,往返跑,即使速度很慢,也坚持跑下来,坚决不走路。慢慢的4月份参加了一个徒步大赛18公里,也是跑走结合完赛的还挺快。就这样,距离越跑越长,越跑越久。
跑步于我而言是喜爱,是独处,是情绪的宣泄。生性好动,对任何体育活动都不抗拒。跑步是最容易实现的运动,一身运动衣,一双跑鞋,一条马路,就ok。起初觉得跑步是一项最廉价的运动,当开始跑的时候真是这样。跑着跑着,开始对装备有了要求,要炫,要舒适,要吸人眼球,要功能齐全,还要参加马拉松。那段刚接触跑步的日子,总是喜欢自己跑,因为自己跑得慢,所以不想拖累队友。在独处的时间里,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每一寸土地。过程中,也累过,也问过自己何必虐自己呢。停下来的时候,一切都烟消云散。为了不让自己胡思乱想,跑,就对了。只要跑出去,神马都是浮云。在跑步中,体验获得自由的秩序、规律和顿悟。
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四年,虽然后来没有刚开始跑步时的跑量,但还有在坚持跑。每一场马拉松,都是跑步的动力。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个小时的学习。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在这一万小时中,时间的累积和专注的习惯,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显著的成效。跑步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有心态上的。跑步时,我能够脱离时空的局限,被动地等待万事万物存在方式的启示。不钻牛角尖了,更加阳光了,认识了很多真诚、实在、有共同兴趣的朋友。一切从奔跑中来,并不孤单。
最后摘自《跑步圣经》作者引言中的一句话“在跑步中,我能够不假思索、“无缘无故”地看见真我,速度之快堪比天空中划过的一道闪电;在跑步中,我突然顿悟;在跑步中,我单纯地休息着——在我的内心中休息着,在我跑步的纯粹节奏中休息着,像一个失明的猎手一样休息着。然后,等待。“乔治,一个既是跑者,又是作家的家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