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蕙初中还没毕业,父亲就去逝了。家里一下失去了顶梁柱,母亲带着她和弟弟,度日维艰。
母亲是个传统的家庭妇女,书读得少,但吃苦耐劳,除了地里的农活,她还想方设法地在外头打零工挣钱。明蕙心疼母亲,她成绩不好,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初中毕业后,她就跟着村里的人出去外面打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况且,农村的女孩子,没读多少书的,往往都会早早嫁人。当地的风俗,女儿要陪嫁妆,越多越好,不然在婆家就没地位。很多家境不好的女孩,年纪轻轻就外出打工,也是为自己挣嫁妆。
父亲的兄弟,也就是明蕙的大伯,头脑灵活,挣了不少钱,是明蕙奶奶的骄傲。而明蕙的父亲,老实巴交,只会干点力气活,自然不讨奶奶的喜欢,连带着明蕙和弟弟也不受奶奶的待见。
明蕙在外打工,钱挣得不多,但每次回家,她都会给奶奶两百元的红包,奶奶却从不说她的好。大伯的女儿读了大学出来,在城里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有次回家,给了奶奶两百块钱,奶奶欢喜得不得了,逢人就夸自己大孙女的孝顺。明蕙心里,别提多难过了。
这也罢了。奶奶对明蕙的母亲,嫌三嫌四的,一点儿也不体谅她孤儿寡母的难处。有些农村的老太太们,多年媳妇熬成婆后,在媳妇面前十分蛮横,跟个太后老佛爷似的。明蕙的母亲逆来顺受惯了,不敢忤逆老太太。明蕙却实在看不下去了。
一次,奶奶又数落明蕙的母亲,明蕙硬顶了回去,她才不在乎落个不孝的名声呢。自己的亲妈自己疼,绝不允许任何人欺负!
明蕙二十三岁那年,家里给她张罗了相亲。男方家境稍强一点。明蕙也知道,自己样貌平平,又不是大富之家的小姐,不敢奢望找多好的人家。男人看着也不讨厌,为人处事不错,双方家长也认可,明蕙也不挑什么了。
婚后,明蕙辞了工。他们小夫妻跟着一个亲戚做生意,先学着门道,日后上道了就自己单干。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象他们这种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与其在外头工厂做工,真不如自己努力奋斗,没准就混出来了。
明蕙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够独挡一面。等有了钱,母亲也不必象现在这样辛苦,他们家也不会被人瞧不起了!这口气,一定要争的!
网友评论